文章详细页面

境由心造
在线阅读 收藏

人生几十年,有顺境的时候,也有逆境的时候;有高潮的时候,也有低潮的时候。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高潮的时候有好心情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面对低潮、面对种种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打击和不幸的时候,继续保持平和、平静、平淡的心境,甚至继续保持不屈不挠、拼搏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不由想起了前美国海军上将吉姆·斯托克代尔的故事。这位倒霉的将军在越战刚刚开始的第二年就被俘入狱,被关押在越南河内的战俘集中营长达8年之久(1965~1973年)。面对非人的折磨和地狱般的环境,他没有放弃生存的信念,靠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活了下来。为了鼓励自己,或者说为了安慰自己,他给这座战俘营封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名字——“河内希尔顿”。越战结束后,他从这座战俘营出来,回到了美国。斯托克代尔告诉大家:将强者和弱者区分开来的不是困难的有无,而是对待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困难的态度。

刚刚过世的纳尔逊·曼德拉也是如此。曼德拉的一生经受了太多的苦痛与折磨,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乐观、幽默、平和、宽容、坚定的高贵品质。他没有因为种族主义政权的迫害而走向极端、进行报复,而是极力斡旋、促进和解;他没有因为长期非人的囚徒生活而失去理智、放弃希望,而是积极锻炼身体,等待胜利的到来;他没有在声望高涨时贪恋权位、中饱私囊,而是在一届总统任满后立即退位;他没有在退休后坐享功名,而是积极奔走为慈善事业继续贡献心力。曼德拉的伟大不在于他所获得的奖项,不在于世界各国政要名人对他的赞扬,甚至不在于他为南非新民主政权的诞生所做的贡献;而在于他平和、宽容、理性的精神,这正是全人类所应具有的精神,他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智慧与方法也是世界各地的冲突双方所应学习的,而他的无私、奉献与坚定的品质更是后代学习的榜样。

前些年,人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老先生离开了定居10年的美国旧金山返回香港,在铜锣湾的某座大楼买了一间新居,约139平方米。按照世俗的眼光,像倪匡这样著作等身的大作家,与他的成就、他的名气、他的收入相比,这间屋子的位置和大小似乎都不够般配。

倪匡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也没有说什么。一天,几位客人到访他的新居,他推开窗户,请大家往外看。他说,对面那些大楼里的屋子,肯定有比我的屋子大的,也肯定有比我的屋子小的。这叫什么?这叫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倪匡不愧是倪匡。

(写于2004年8月10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