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国资委是新加坡的淡马锡吗?
在线阅读 收藏

近几年常常听到一种说法:中国的国资委等于新加坡的淡马锡。实际上,这种说法很不准确。真实情况是,国资委和淡马锡相同之处甚少,不同之处甚多。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比较。

组织结构 国资委的全称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4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特设机构。国务院授权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资委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国资委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

“淡马锡”三个字是马来语Temasek的音译,全称是“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Temasek Holdings (Private)Limited],1974年6月正式成立,是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控股的、具有民间私法人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为197401143C。不同于国资委,淡马锡和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没有任何法律上的联系。

主要职责 根据中国国务院的授权,国资委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

(1)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2)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3)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对其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4)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定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5)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6)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通俗地说,国资委的职责是“管人、管事、管资产”。由此可见,国资委履行的是政府职责而不是企业职责。

1974年,新加坡财政部投资司负责组建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将此前政府投资成立的36家(包括发展银行在内)国有企业的股权转入该公司,资本总额为3.54亿新元。财政部赋予淡马锡的宗旨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从而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是,提高下属国有企业(新加坡政府称之为“政联企业”——政府拥有股份的、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的宏观监督和控制水平;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政策研究水平,有利于为政联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正确的指导。

非常明显,淡马锡是一家企业,企业经营是其全部的活动内容和唯一考量。淡马锡在商言商,以经营绩效向财政部负责,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管好自己的经营和发展,不用背着所谓国家使命的政治包袱。当然,如果一定要和政治扯上关系,淡马锡只要完成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就完成了新加坡政府赋予的最大政治任务。

最高权力机构 国资委的最高权力机构应该是由主任和副主任组成的领导班子;而淡马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由10人组成,其中4名为政府公务员,另外6名为企业界人士。

政企分开与身份认同 现有的国资委兼具出资人和监管出资人的双重地位,不仅造成了监管者监管自己的矛盾,而且经常引发国资委与财政部的预算权和分红权之争(2007年年中,财政部终获国资收益权,为之前是交给财政部还是国资委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央企红利上交财政部,国资委的地位当然会被削弱。国资委成立之时,提出“管人、管事、管资产”原则,履行的是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其实这是一个不清不楚的定位,或者说是一个尴尬的定位。如果让国资委行使政府职能,则财政部本身就是出资人,其企业司本来就具备管理央企的职能,新成立的国资委并没有任何职能上的转变和创新,即没有任何新意,只不过是行政级别拔高了而已;如果让国资委行使企业职能,则它又不是一个企业。因此,政企没有分开的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财政部与国资委关系怎么划分?国资收益权由财政部掌握,意味着国资委必须转型,必须由“出资人”(老板)的身份转变为“资产管理人”(总经理),即财政部相当于老板(出资人),国资委相当于管家(总经理),而下属的央企负责具体的经营,相当于打工者。这样的划分,比之前的双重定位好了很多,不过仍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改革。这是因为,仍然没有做到政企分开、没有做到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能分开,国资委如果不能以企业的形式来经营,其职能说到底还是相当于财政部的一个司局。

淡马锡自1974年成立以来,总资产由当年的3.54亿新元发展到今天的2100多亿新元,过去33年的总体投资回报率高达18%,其规模相当于美国的通用电气或者德国的西门子,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新加坡GDP的贡献度为10%(2006年为13%)。

淡马锡掌控的企业几乎包括了新加坡所有最重要的、营业额最大的公司,如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莱佛士酒店等;淡马锡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值约占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2006年的海内外投资总额达1000亿新元;标准普尔和穆迪(Standard & Poor's、Moody's——国际著名信贷评级机构)给予淡马锡控股AAA的最高信用评级。

国有资产管理良好的标志,是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和增值。新加坡国有资产管理的成就和新加坡本身一样,远远超出了这个弹丸小国、蕞尔小岛的国土和疆界,取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取得的巨大成就,令所有国家为之侧目。

除了有形的投资回报率之外,淡马锡成功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新加坡在国有资产的管理领域创立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