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Is OBOR Helping China Expand Its Regional Influence?
文章框架:自中国宣布“一带一路”倡议起,已经过去了将近4年;杜特尔转向中国以使其支持他的“意识形态调整”,这表明北京有能力在经济关系更加密切的前提下,提高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在“一带一路”倡议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印度只有2亿美元的支出;与北京更多的经济接触没有产生更友好的中印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据说是实现更大的区域一体化,但其影响可能是相反的。
观点摘要:
1.自中国宣布“一带一路”倡议(BRI)起,已经过去了将近4年。“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通过支持北京就安全和边界问题的主张以获取经济援助,外国观察家担心,该倡议建立在中国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上,以获得自己的区域影响力。“一带一路”倡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家利益是否与北京的目标相一致。
2.2016年10月,中国向菲律宾承诺价值24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150亿美元用于“一带一路”项目,90亿美元用于信贷。此后,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已在菲律宾开展了33亿美元的建设项目。杜特尔特转向中国以使其支持他的“意识形态调整”,这表明北京有能力在经济关系更加密切的前提下,提高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3.自从“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10月宣布以来,中国在印度投资了约48亿美元,其中包括向印度电商公司Flipkart集团投资7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印度只有2亿美元的支出。
4.但是,与北京更多的经济接触没有产生更友好的中印关系。新德里怀疑自己已经被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通过东印度)所包围,尽管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进行了投资,但它仍然怀疑北京的意图。最近中印边界对峙和中国国防部的警告加剧了紧张局势。作为回应,印度正在转向日本寻求融资,允许日本公司有权参与其首个高速铁路项目。
5.如果“一带一路”倡议无法解决其参与国的担忧,那么它将有效地把这些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将是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欢迎中国的倡议,并对中国开放更多的空间。另一类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尽管有机会从中国的慷慨援助中获益,但它们对该地区的中国活动更加持怀疑态度。“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据说是实现更大的区域一体化,但其影响可能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