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Belt and Road’Initiative:Promises and Perils
文章框架:从亚洲到非洲,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越来越将中国卷入那些深受暴力冲突困扰的地区;中国承诺,“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在巴基斯坦,政府正积极致力于确保中资项目的完成;在缅甸和斯里兰卡,政府无法达成足够的共识来完成“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居民持续反对的情况下,项目也停滞不前;政治领导和强有力的机构对项目的长期有效、高效和可持续运行是必不可少的。
观点摘要:
1.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正在派遣中国国有企业到那些不愿承担风险的公司所规避的地区去修建公路、港口、铁路以及进行其他项目。从亚洲到非洲,这种大规模倡议越来越将中国卷入那些深受暴力冲突困扰的地区。
2.中国承诺,“一带一路”投资项目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大规模的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往往会加剧当地冲突,并引发或加重暴乱,但是中国表示其承建的项目不会引发这种危机。受暴力冲突困扰的国家如何才能保证中国的项目不会受到影响呢?在亚洲三个国家的早期经验表明,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对于受暴力冲突困扰的国家以及从暴力冲突中恢复过来的国家而言,即使是实施这些项目也将很困难。
3.在巴基斯坦,政府正积极致力于确保中资项目的完成。这些项目包括位于俾路支省海岸线的一个深水港项目,以及从印度洋到中国西南部的公路、水电项目。尚未解决的巴基斯坦国内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许多俾路支人抵制在其省份进行的项目建设,并且与这一投资区域相邻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多次爆发由塔利班武装分子造成的暴力冲突。巴基斯坦对此做出回应,建立了由至少9000名陆军士兵和3000名准军事人员组成的特别安全部队来保护“一带一路”项目。基于此,中国不得不权衡巴基斯坦的国内政治局势,公开敦促巴基斯坦政界人士解决在项目上的分歧。
4.在缅甸和斯里兰卡,政府无法达成足够的共识来完成“一带一路”项目。当新当选的领导人反对其前任正在实施的项目时,由中国主导的重大投资便被搁置。在斯里兰卡,当前的领导阶层有一个反对中国在汉班托特市进行港口建设的施政纲领。政府叫停了该项目并达成了一项新协议,该协议于7月签署,但即使是这份新协议也遭到了科伦坡的街头抗议。不仅如此,在有关建设该项目的协议在该国告别军事独裁统治的政治转型期间被废除之后,在缅甸克钦邦(一个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发生内战的地方)的水电站项目仍然处于搁置状态。
5.这些经验对那些正在经历或正在从暴力冲突中恢复过来的国家以及那些可能会发展未来“一带一路”项目的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首先,政治领导和强有力的机构对项目长期有效、高效和可持续运行是必不可少的。要为项目的成功铺平道路,政府必须是透明的,并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合作以确保其担忧被反映在最终协议当中。东道国政府需要事先确定其目标和需要,以便在最初的合同中推进和保护这些利益,其应该建立一个支持者网络,帮助监测事态进展并确保项目的成功。中国的海外投资的确为那些真正需要这些投资的国家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如果当地政府可以从已经开始运行的项目中学习经验,那么其可以增加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