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后:美国能在没有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引领北极吗?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Post Paris Accords:Can the US Lead in the Arctic Without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文章框架:相比单纯的经济和金融问题,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更有可能受到更多惩罚,并逐渐让人们对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缺乏信心;虽然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初步结果涉及液化天然气贸易和美国承认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美国必须更全面地思考并将北极问题作为未来议程的一部分;如果美国想要成为“第一”,那么其需要将气候变化规则纳入国家战略,并在商业、研究和政策方面建立统一战线以及与北极共同体开展合作。

观点摘要:

1.2017年4月下旬,特朗普总统签署了名为《美国优先海上能源战略》的行政命令,该战略计划旨在于北极和大西洋海域进行海底钻探,并对这两个地区的海洋保护区进行能源勘探。在担心特朗普政府将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之际,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5月举办的第10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上签署了《费尔班克斯宣言》,认识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然而,不久之前,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该决定加剧了此前的矛盾,遭到北极共同体的批评。相比之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稳步发展其极地研究能力并不断进行投资,并在2013年获得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身份。中国对该地区的兴趣范围包括科学研究、贸易和运输、渔业、旅游以及发展未来的资源。

2.相比单纯的经济和金融问题,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更有可能受到更多惩罚,并逐渐让人们对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缺乏信心。从历史上看,美国一直被视为环境标准和技术进步的捍卫者,但按照目前的预测,美国在北极发挥的作用将会减弱,特别是如果其不能同意北极共同体及其观察员达成一致的共同目标。虽然目前存有需要解决的重大安全问题,但软实力领域的发展也需要通过更大的研究和人文交流来在该地区建立合法性。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多个项目上共同合作。

3.在加强伙伴关系方面,一个进一步讨论的潜在途径是中美全面经济对话。虽然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初步结果涉及液化天然气贸易和美国承认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美国必须更全面地思考并将北极问题作为未来议程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中国已与冰岛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自从中国与挪威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已于2017年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尽管中国的北极愿景仍未被阐明,但通过成功地将该愿景与其日益被人们接受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该愿景最终将连接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该项目将会对北极的运输、贸易和能源产生影响,所以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所有因素。因此,美国必须明确界定该地区的目标,鼓励更大的合作,并通过支持像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这样的机构来捍卫其在制定环境标准和政策方面的领导地位,实现保护人类健康和全球环境的使命。

4.美国必须在北极保持活跃,以掌握任何领导权力及管理资源开发,同时保护海洋航行和原住民的生计。尽管美国已经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但必须优先考虑环境保护以及与北极有关的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芬兰是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的新主席,2017年,中国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对该国一家新生物柴油工厂投资10亿美元。如果美国想要成为“第一”,那么其需要将气候变化规则纳入国家战略,并在商业、研究和政策方面建立统一战线以及与北极共同体开展合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