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Emerging Chinese–Russian Cooperation In The Arctic
文章框架:俄罗斯将中国视为“北方海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潜在合作伙伴,并表示“北方海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虽然中俄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合作不断加强,但中国与俄罗斯并非联盟关系;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是其最重要的邻国,两国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在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上有着长期的共同利益,因此,中俄两国必须友好相处,合理处理分歧;俄罗斯对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表示担忧;中方表示愿意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联系;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主要关注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事宜以及中国与周边地区长期的经济交流问题;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
观点摘要:
1.2016年2月,俄罗斯副总理德米崔-罗戈津宣布中国是俄罗斯“北方海路”(NSR)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潜在合作伙伴,并表示近期将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举行会谈。罗戈津进一步表示“北方海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将其称作“冷丝绸之路”。许多因素导致俄罗斯转变观念,将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视作“北方海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伙伴。虽然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对“北方海路”建设造成直接影响,但是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衰退和石油价格下跌,进而对俄罗斯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算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北方海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2.随着俄罗斯与美国和欧盟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再次强调了2013年提出的“转向亚洲”的外交政策倡议。尽管中俄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俄罗斯在立场和政策上的协调性不断加强,同时两国在一些国际政治和安全问题上也加强了合作,但是中俄不会在国家安全、军事互助和集体防御方面达成明确协议。然而,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扩大和深化并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反应或是思想和利益的短暂交会。中俄两国除了在加强能源资源和贸易投资流动方面的合作有着强烈兴趣外,两国领导人还对当前国际体系的发展和存在的威胁有着越来越相似的看法。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的不满不断加深,它们认为美国不尊重中俄两国的合法权利。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与美国经济相关。中国领导人同样重视中美两国之间在维护地区和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以解决各自面临的国内挑战。傅莹强调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联盟关系,也没有形成反美或反西方联盟。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是其最重要的邻国。两国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在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上有着长期的共同利益。因此,中俄两国必须友好相处,合理处理分歧。中国专家表示,俄罗斯对中国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中亚苏联加盟共和国影响力的增强和国家利益的提升存在担忧。为了消除俄罗斯的担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利马峰会上再次表示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进行对接。这将会有助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构建欧亚大陆经济网。现在评判欧亚大陆经济网能否成为现实还为时过早,但现在俄罗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和意愿正在不断增强。中国也已经开始参与到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中,例如从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速铁路项目。
3.虽然最近几个月来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但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尚未取得较大进展。除了亚马尔半岛的合作之外,中俄企业并没有在北极地区能源开发合作上达成共识。一方面,俄罗斯企业需要并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和贷款;但另一方面,俄罗斯企业又不愿中国在俄罗斯能源项目上发挥过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希望在北极地区能源项目上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因此,俄罗斯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上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也没能缓解其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危机。中俄两国在提升总体战略伙伴关系上关注点的不同造成了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中国主要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获得俄罗斯的能源以确保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多样化。而俄罗斯则主要关注在地缘政治和安全方面加强与中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例如,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主要关注的是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特别是关注维护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主导作用,而不是经济问题。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事宜以及中国与周边地区长期存在的经济交流问题。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这将允许俄罗斯再次与西方企业合作开发北极地区。如果事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下去,近年来加强中俄在北极地区合作的进程将会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