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ASEAN’s Centrality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文章框架:2017年6月,中国出版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白皮书;中国已逐步和非常巧妙地改变其在领土主权问题和原则以及遵循国际规范方面的立场;虽然特朗普总统已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战略方针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东盟虽然在定期举行的年度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上谈到了东盟的重要性,但中国已经能够把东盟的经济刺激措施和发展项目区分开来,包括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
观点摘要:
1.2017年6月,中国出版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白皮书。该设想的起点是中国海域沿岸,对该地区有重要影响。虽然全文描述了蓝色经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利益,但本文的重点围绕着促进“海洋共同安全观”展开。虽然这篇文章谈到了加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海上合作,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在非传统安全的掩护下,中国将扩大其硬实力投射能力。新的海事愿景要求维护现有的国际海洋秩序。除了环境问题外,这些活动也对海事领域的经济利益和民事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中国海域的渔民遭遇一系列攻击,没有任何系统保存记录以用于调查,也没有任何处理此类事件的既定程序。这是东盟维护其中心地位并制定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领域。
2.中国已逐步和非常巧妙地改变其在领土主权问题和原则以及遵循国际规范方面的立场。而在中国2017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中,它宣布坚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商法确定,包括“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7年5月发表的联合公报或2017年6月发表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中完全没有提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3.虽然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已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战略方针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与东盟和东亚国家的双边方略仍然存在,并因为中国的自信和其对周边国家的民族统一主义政策而变得强大。
4.东盟虽然在定期举行的年度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上谈到了东盟的重要性,但中国已经能够把东盟的经济刺激措施和发展项目区分开来,包括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柬埔寨和老挝依然坚定地站在中国的阵营里,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对中国邻近海域的争议性问题采取相对中立的态度。不过,鉴于中国向柬埔寨提供贷款的性质,柬埔寨也可能出现债务危机。尽管菲律宾在与中国的黄岩岛争端仲裁案中获得了胜利,但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却选择忽视常设仲裁法庭的调查结果,以讨好中国。杜特尔特在2017年5月中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东盟一体化的补充。印度尼西亚也热衷于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得利益,但也希望向日本和美国提供此类项目,因为这些国家对该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