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Nader Habibi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Middle East in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文章框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亚洲的头条新闻,亚洲、非洲甚至欧洲国家就通过何种方式参与其中能够保证本区域获益表达了意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中展示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战略;纳德·哈比比教授介绍说,鉴于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目前其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形势,需要探讨中东是否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亚洲国家成为中东和北非国家更重要的经济伙伴有如下几个原因;虽然双方似乎正在从它们的关系中受益,但挑战仍然存在。
观点摘要:
1.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亚洲的头条新闻,亚洲、非洲甚至欧洲国家就通过何种方式参与其中能够保证本区域获益表达了意见。然而,中东这个地区似乎是这些联系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8月10日,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所(ERIA)学者与纳德·哈比比(Nader Habibi)教授和布兰迪斯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的亨利·利尔(Henri J.Leir)教授进行了探讨。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所的首席运营官小林出(Izuru Kobayashi)在开幕词中表示,其想要了解哈比比教授对中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特别是中国与中东的关系,其中对经济关系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早些时候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中展示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战略。习近平主席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事情是抓住机遇,共同面对挑战,制定经济全球化的正确道路。几个月后,中国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以讨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旨在改善陆上路线和海上航线,建立更加高效的全球基础设施网络,将中国与非洲、欧洲及其他国家联系起来。
3.哈比比教授介绍说,根据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目前其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形势,需要探讨中东是否准备加入“一带一路”。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见解,其中包括加拿大驻东盟大使玛丽-路易斯·汉南(H.E.Marie-Louise Hannan)的观点。在哈比比教授发表演讲之前,他赞扬了加拿大在当今世界的立场和政策。然后他详细阐述了中国对中东的兴趣,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和投资机会,特别是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贸易;陆路运输替代品;以及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作为进入欧洲和非洲物流和运输路线必经地的作用。他还研究了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的历史,包括2014年签署的《中阿全面战略合作五年规划》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中立政策(该政策是针对中东国家制定的)。
4.亚洲国家成为中东和北非国家更重要的经济伙伴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增长,亚洲的石油需求强劲,这对下滑的美国和欧盟国家石油需求进行了补充,因为美国能源业选择自给自足,欧盟国家将能源结构调整为可再生能源。其次,中东和北非对亚洲地缘政治问题的中立感到高兴。最后,双方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双边投资关系,即中国向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上游地区进行投资,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则增加了向中国石化下游产业的投资。哈比比教授还指出,如果中东和北非决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那么它们将从购买中国的廉价出口产品中获益。
5.虽然双方似乎正在从它们的关系中受益,但挑战仍然存在。据哈比比教授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向中东和北非国家的扩张可能会导致美国紧张,增加波斯湾军事对抗的风险以及破坏该地区贸易等挑战的出现。哈比比教授回答了关于中东是否准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一主要问题。他表示,中东和北非可能还没有准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然而,许多中东和北非国家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因为该项目被认为是对双方有利的。而且,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财政和技术援助是重要的。在他看来,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后果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由于多重冲突将影响倡议的进展,所以外国势力的干预将导致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更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