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亚太自由市场是否可行?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Is an Asia Pacific Free Market Feasible?

文章框架:鉴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协议的改革已经停滞了10年半,因此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失效将是一件憾事;日本和澳大利亚正在与其余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签约国合作,以审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否有可能实现;当初,日本改变了游戏规则,其决定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展缓慢。

观点摘要:

1.2017年1月,特朗普政府戏剧性地否认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即亚太地区准备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了吗?8个月过去了,简单的答案是,对于全球大部分地区来说,在没有美国和中国支持的情况下,类似的协定在短期内都不太可能从理论上转变为实践。北京方面注意到,美国启动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使之成为迄今为止经过谈判达成的最现代的贸易协定,该协定迫使各方将服务和投资自由化,并致力于解决数字贸易和知识产权问题。这些问题本应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得到解决。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小国长期以来一直阻挠此类谈判。鉴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协议的改革已经停滞了10年之久,因此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失效将是一件憾事。

2.日本和澳大利亚正在与其余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签约国合作,以审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否有可能实现。希望美国政府在未来可能会决定继续签署该协定。华盛顿特区的观察家们总是警告说,没有人能预测国会会做什么。但这是一个值得冒的风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政治技巧,与此同时,北京推出了一个平行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进程,被称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包括东盟十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东盟经济体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所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没有兴趣。

3.当初,日本改变了游戏规则,其决定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从而实现了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一长期抱负)。这促使北京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据报道,这提高了北京与美国合作的可能性,但被告知其对贸易和投资的监管没有达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标准。中国官员知道这是事实,但也知道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重新启动了一个宏大的长期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它将覆盖所有21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即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这是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在2006年首次同意审议的一个想法。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的北京峰会上,中国推动了一项可行性研究,即关于实现亚太自贸区相关问题的集体战略研究,也被称为“北京路线图”。

4.与此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展缓慢。尽管参与协定谈判的16个国家希望在今年敲定一项贸易,但根据官方在本周会议上的说法,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被废除,那么澳大利亚是否会遭受失败?短期内不会,因为其关税很低。它的主要出口产品(矿产和资源)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澳大利亚的双边协议扩大了外来投资(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和向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投资。教育和旅游是主要的出口收入来源。2012年,当朱莉娅·吉拉德(Julia Eileen Gillard)政府在“亚洲世纪”政策中取得胜利时,它实际上只是在呼应已经取得的成就。然而,在整个地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积极的动力,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服务市场,并消除障碍。该协定仍有潜力,但随着美国不再感兴趣,中国受到服务和投资监管体系的挑战,这种潜力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发挥出来。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