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公共图书馆运动、高校学科的拓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民众文化程度的提高等种种因素,共同促进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成长;同时,电灯照明设备和新式暖气的发明亦为当时图书馆的室内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充足的物理基础。然而,在事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空间资源匮乏、文献采购和贮存经费限制、人力资源紧缺等多种因素使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布局的设计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图书馆建筑,建筑设计,世界
罗惠敏: 1985年生,广东广州人。2008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攻读设计艺术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攻读图书馆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设计学和图书馆学论文十余篇,其中大部分被EI、CSSCI收录。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图书馆业务办公室,从事馆务宣传推广及活动组织策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