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中香草花木出现的频率极高,后世引用不绝,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香草”典故。系统梳理《离骚》中“纫兰结佩、美人迟暮、九畹、餐英饮露、芳草萧艾、香草美人”等典故的变体,可以看出它们常被用来比喻人之品德的美好和人格的高洁。
文化发展,文化研究,中国
任继昉: 任继昉(1955~),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史,主要著述有《汉语语源学》《词语源流考》《释名汇校》《毛泽东学生时期文稿详注》等。电子邮箱:renjif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