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机构建设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保证社会公共文化决策反映社会的需求。博物馆是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民办博物馆因其藏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成为公办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家民办博物馆,通过实地调研、馆主访谈等形式,深入探索杭州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现状,一窥当下杭州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的现状,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设想提出使民办博物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解决方案,增强杭州市民办博物馆的“活力”。
杭州学刊,社会科学界,中国
陈燕飞: 陈燕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邮政编码 311100)。
吴舒倩: 吴舒倩,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邮政编码 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