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就是社会的财富,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反映。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国家独立、社会稳定又是国民健康的基本前提。健康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成分,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人类个体的能力最终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所以健康最重要”(帕森斯,1988)。1979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强调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健康和提高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发展理应把健康摆在优先的战略位置,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012)。同时,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提供充足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国过去百年历史中,国人预期寿命从不足30岁增加到目前的75岁,婴幼儿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也显著下降。但是中国过去近百年历经坎坷,与之相伴的国民健康也有跌宕起伏的过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通过对这一段历史时期人口死亡风险的研究,来把握国民健康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