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托虚拟连接形成的“网络共同体”正在加强和固化,传统的祭礼仪式也在虚拟空间中不断发酵。2014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家公祭日”,以国家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为了使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唤醒记忆,同年7月,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看似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却是承载历史与记忆的“博物馆”,进入国家公祭网,就像走进记忆与反思的公共性文化空间。本文以“国家公祭网”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叙事活动和记忆的现代性建构,论述虚拟空间中象征系统的建构,探讨线上仪式如何成为一种培养国家意识的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