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宏观层面互联网政策的演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国相继出台互联网政策。如何利用互联网发展国民经济,同时避免负面的社会影响,成为其政策制定的应有之义与权衡标准。近年来,针对新兴社交网络的治理不仅仅聚焦于大众舆论,还涉及政府的角色转变与政策权衡。互联网政策演变,对本研究而言,构成了一个宏观的制度性背景。
互联网络,社会生活,社交网络,产业集群,互联网金融
田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何祎金: 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英国萨里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学理论、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志愿服务理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朱迪: 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社会学、青年与青少年、社会分层、新业态与新经济以及互联网与社会。主要研究成果:《“宏观结构”的隐身与重塑:一个消费分析框架》(论文)、《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论文)、《新中产与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阶层结构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专著)、《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合著)、《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