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性质影响着劳动力的合作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劳动力的价值创造。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效率函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中,企业控制权的归属属于最为重要的变量。世界也演化出由资本家控制、由工人控制、由国家控制或由资本家和工人联合控制等形式,而控制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所使用的工具也不一而足。在西方,与劳动分工加强、劳动强度加大、技术工人替代非技术工人、一种能源替代另一种能源相伴随,在20世纪初,美国经济中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大型公司构成经济中心而由业主经营的较小厂商构成经济外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中,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代替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一些西方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大企业发展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部门,经济活动的速度和方向成为管理决策的主要内容,经济的健康发展开始依赖于少数非常大的企业的组织能力。一些产出甚至远远超过许多小国GDP的巨型跨国企业出现了。尽管形式多样、工具繁多、规模各异,但它们都可以还原为两个构成要素,即公有制企业或私有制企业来研究。本文第一节在可比性基础上分别在单个企业、多个企业和宏观经济三个层级水平上论证公有制企业的效率函数占优于私有制企业的效率函数及其机制,也研究公有制企业在多方面要素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靠什么机制存在并在与私有制企业的竞争中胜出。第二节研究公有制企业的效率函数的性质。第三节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