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京津冀物流园区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物流园区是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等相配套的公共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物流运作的集结地和物流功能的集聚区。京津冀物流园区协同发展是该特定区域整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别从2016年度京津冀物流园区发展相关政策、域内61家物流园区发展动向和典型物流园区发展情况、北京物流集聚区功能疏解进展及域内承接情况等三个方面对京津冀物流园区协同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三地的全方位协同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物流业作为支撑商流、保障生产、方便生活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对促进三地的协同发展具有先导作用。中央及京津冀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域内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2016年度出台的物流园区政策分析表明,京津冀物流园区的发展呈现出鼓励多式联运体系构建、促进智慧物流园区提升和重视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等三个发展特征。在对京津冀物流园区总体发展情况的分析中,重点分析了北京通州物流基地、天津空港航空快递物流园区、北京铁路局定州物流园区等代表性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对符合要求且资料比较详细的61家物流园区的分析结果显示,域内物流园区发展表现出了占地规模呈现两极化、投资总额普遍偏低、园区多为综合型、园区业务比较全面、开发方式以政企联合为主导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域内物流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原则性应对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后,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成为当务之急。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疏解北京四类非首都功能,包括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课题小组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给予了持续关注和跟踪。特别是对疏解任务主要集中地的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及行政副中心通州区2016年的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等物流集聚区疏解情况,以及河北、天津承接地的承接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括分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