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欧洲易制毒化学品的新走向与管控的新转向(2022)
在线阅读 收藏

在欧盟架构下,易制毒化学品,或称“毒品前体”一词,被用于广义而模糊地界定这样一系列物质——此类物质除在化学工业中的合法用途外,也是非法毒品的成分来源。毒品贩运者会使用各种手段设立“幌子”公司与前体生产商、贸易商勾结,从国际合法贸易之中转移走这些物质。鉴于易制毒化学品用途的微妙特点,欧盟立法机构需要在禁止其非法使用与满足合法经营者商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为了回避监管,制毒者往往会引入目前法律法规禁令清单中未列出的替代性化学品,将其转化为加工毒品的必要前体。因为替代性化学品本身不受控制,这些进口而来的易制毒化学品能够作为毒品前体大量用于合成药物生产,且交易时几乎没有立即被禁或遭受重罚的风险。这些新物质的出现是对国际前体管制体系的严峻挑战。在欧洲市场上,用于生产安非他命和甲基苯丙胺的BMK、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用于制备“摇头丸”的PMK均是此类化学物质中极为流行的品种。通过输入前述前体物质,欧盟各国的非法实验室能够生产加工大量“摇头丸”、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以满足欧洲乃至全世界毒品市场的需求。为了能够成功评估易制毒化学品的现状并就其滥用风险进行评估与防范,确保其能够按合法用途使用,需要尽可能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监管制度,以防止其在贸易中转入非法用途,从而在供给端限制非法药物的供应输出。目前,欧盟已建立起一整套法规,为其内部乃至与世界其他地区间的易制毒化学品贸易提供了实施框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