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华侨大学五十二年办学综述
在线阅读 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归国华侨学生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1959年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侨委)酝酿并起草了关于创办一所以招收归国华侨学生为主的华侨大学的报告,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亲自呈送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当时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特事特办,于1960年初批准创办华侨大学。1961年8月17日,中侨委、教育部联合向国务院正式呈报《创办华侨大学方案》。同年11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方案,其中明确:华侨大学由中侨委、教育部、福建省人民委员会三重领导,以中侨委为主。受“文化大革命”影响,1969年11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在“关于下放干部、教育革命问题”的会议上,作出了撤销华侨大学的决定。1970年1月17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正式发出《关于撤销华侨大学的通知》。华侨大学被迫撤销停办,学校校址、校舍、通信和生活设备等被安排给福建医科大学。从1966年至1977年华侨大学停止招生长达12年之久。“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落实党和国家关怀、爱护、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一贯政策,1978年4月1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要求积极进行筹备,力争早日复办招生开学,其中指示:华侨大学实行教育部和福建省双重领导,以教育部为主,有关侨务政策工作由国务院侨办负责。1978年秋,华侨大学复办筹建初成,首批招收数学、化学、土木3个系181名学生。10月学生按时入学,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10月23日,华侨大学在泉州原校址隆重举行复办挂牌典礼。至此,华侨大学再次获得了“新生”,校园又开始恢复生机与活力。1983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中宣部、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中央24号文件”),决定把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其中决定:华侨大学的隶属关系划归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实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教育部和福建省委共同领导,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为主。1997年2月13日,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为进一步发挥华侨大学在国家侨务对台工作及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中的作用,2002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华侨大学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2004年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并于2006年正式启用。目前,华侨大学初步形成了拥有泉州、厦门两个完整校区的办学格局。

华侨大学的学科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腾飞于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根据《创办华侨大学方案》,学校要“办成具有文、理、工、农等多科性的综合大学”。这为华侨大学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创办初期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至1965年,华侨大学设有9个科系,共17个本科专业。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中,对华侨大学的专业设置明确作出指示,要求华侨大学办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因此,华侨大学根据国家为学校制订的办学方向,从1978年复办至1983年5年间相继开办7个科系共11个本科专业;开设3个专科班,并设立预科班,成立夜大学。1981年,华侨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机电及自动化专业成为首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改革开放后,根据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和福建省对华侨大学办学的指示精神,基于社会需求和华侨大学的办学方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学校对专业调整和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必须突破理工科系,兼办文科及其他科系,才有利于扩大对外招生,开创华侨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因此,从1984年起,华侨大学逐年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经过几代华大人的共同努力,华侨大学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努力增强传统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特色,扶持薄弱学科发展,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特色比较鲜明的学科体系。目前,华侨大学拥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形成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设有26个学院和81个研究院、所、中心,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70个本科专业。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金融硕士(MF)、旅游管理硕士(MTA)、建筑学硕士(M.Arch)、工程管理硕士(MEM)、工程硕士(ME)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实验室示范中心。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则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在创办初期,华侨大学就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教学,贯彻“少而精”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978年学校复办后,特别是为贯彻落实“中央24号文件”精神,华侨大学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为教学要求,以“外向型”“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稳步而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1982年开始,华侨大学试行学年学分制改革,并于1984年开始在全校新生中推行;对境外学生实行弹性教学管理模式,包括设立“双学位制”“主辅修制”“中期选拔制”。1988年,学校首次将课程建设引入教学轨道,全校首批选定30门重点建设课程,并设立了“课程建设基金”,资助和扶持校系两级重点课程建设。1991年3月,学校开展了建校以来首次全校性系级办学水平评估,摸清了各系的教学基本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改革依据和机制保障。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海外、港澳台学生特点和就业需要,1993年开始学校对境外本科新生全面实行学分制,取消学年制和留级制。根据国家关于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学校从1997年5月正式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研究立项工作。2000年以来,学校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设立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五大模块,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实施大类培养和因材施教,在部分中、低年级试行导师制,积极推动“3+1”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的实地检查和评估,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的大学,标志着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跨入了全国优秀高校行列。2007年学校被列为全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当前,华侨大学围绕“重视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加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推进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加强和强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主、辅修(含双学位)跨学科综合培养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创办初期,华侨大学采取“宁缺毋滥、择优组建、德才并重、重点培养”的方针,在具体操作上坚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重点大学为主,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急需先调、谨慎选择”的原则,取得良好效果。截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全校教职工总数增至885人,其中教师492人;在教师中,有正、副教授12人,讲师69人,教员和助教411人。他们大多由国家重点大学调入,或从著名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侨大学,是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有潜力、有希望的师资队伍。1978年华侨大学复办后,教育部专门向全国各重点高等院校及有关部门发出《关于商调人员到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工作的通知》;1980年3月,国家民政部又特别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局发出《关于为华侨大学抽调骨干教师的通知》,得到了大力支持。通过引进紧缺专业教师、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委托国内重点高校培养等措施,至1983年,全校的教职工已达1139人,其中教师567人,教师中正、副教授33人,讲师382人,初步满足了当时的教学需要。199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华侨大学按照“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于专业学科建设)的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行学科梯队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和加强师资培训“三条腿走路”,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使师资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缘结构不断改善,形成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的良好人才工作局面。截至2012年12月31日,华侨大学教职工总数为2363人,其中,专任教师131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正高职称)213人,副教授(副高职称)391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583人,占教师队伍的44.47%。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6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9人;有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6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创新人才1人,泉州市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人。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华侨大学创办初期,重在教学的实施与推进,与此同时,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人才队伍的初步形成,也初步奠定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因学校被迫停办,科学研究的开展重新经历了组织启动、实力积累、建立和完善管理等不可逾越的过程。1984年10月,华侨大学成立科研处,全面启动科学研究工作。1989年华侨大学制定、实施了《华侨大学科技工作七年规划(1989~1995)》,把规划所确定的五项目标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使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受到极大的鼓舞。1978~1999年,华侨大学通过组建科研机构、整顿科技队伍、科研课题评审和验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建立评估奖励制度、调整科研布局、开展社会服务和国内外合作研究等使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科研工作步入正常轨道,且步伐逐步加快,科学研究的潜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学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诸多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数学系赖万才教授发表的论文《兰道定理中的海曼常数的准确值》,推导并论证了英国著名数学家海曼猜想的常数,解决了数学界几十年悬而未决的难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为世界所公认,海曼夫妇两次来中国均邀请赖万才会面;1992年,教师庄玉树参与研究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研究与改革”课题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2000年以后,华侨大学提出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科研资源,全力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社科研究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科研奖励力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使学校科研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快速发展。为更有效地对科研工作进行管理与支持,2012年5月,华侨大学在原科研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科学技术研究处和社会科学研究处。近5年来,华侨大学获得立项资助的各类竞争性项目达500多项,立项经费近亿元。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4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横向课题经费1.32亿元。此外,学校在“863计划”专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学校以第一主要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共计1630篇,专利授权累计245项。

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和传播中华文化是华侨大学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为了适应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需要,1991年华侨大学正式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部。1997年国务院侨办将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成立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并于1999年升格为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1997年,华侨大学成立华文教育研究所,加强华文教育研究与学术交流,探索华文教育规律。2000年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在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挂牌。2002年集美华文学院更名为华文学院,主要任务是向海外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人士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汉语培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学校在华文学院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华文教育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并给予重点扶植,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华侨大学对外办学的一个重要阵地。为进一步统筹整合全校华文教育资源,以适应海内外华文教育发展态势,2010年华侨大学设立华文教育办公室(2012年改称为华文教育处),归口管理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的相关工作,组织实施学校华文教育发展规划。2012年,华侨大学成立华文教育研究院,制定、印发了《华侨大学华文教育拓展和提升计划》;由华侨大学牵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香港凤凰卫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协同组建了“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华侨大学将华文教育的工作范畴扩展至文学、哲学、经济、管理、法学、音乐、舞蹈、美术、体育和理工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基本形成了涵盖境外生教育、各类华文教育项目和基地、海外合作办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华文教育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等内容的“大华文教育”格局;培育建成了华侨华人社会研究团队、华语本体研究团队、华文教育研究团队、中华文化及传播研究团队、侨务理论研究团队;形成了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中华文化大乐园”夏令营、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设立了驻外代表处,在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设立了7个海外招生处;已形成涵盖高等学校教育、预科教育和初、中、高非学历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和办学体系。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校园传统、价值理念和校园作风的综合体现,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大学始终坚持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凝练出“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等多样的侨校文化元素。“一校两生制”是华侨大学的特色。为充分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优秀文化,保证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侨校特色,多年来华侨大学都始终坚持上半年以内地学生为主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在五四青年节前后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使两类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半年以境外学生为主体,以展示各地特色文化为重点,在“一二·九”前后举办境外生文化节,让两类学生充分领略异国风情,加深对各地文化的认识。长期以来,华侨大学把创建特色项目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注重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文化品位。营造高品位的学术氛围,举办“国学论坛”“秋中畅想”“商道论坛”“创新论坛”等全校性不同类型的系列讲座;每周至少举办1次面向全校学生的系列讲座;各学院每学期至少举办4次学术报告会,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听学术报告。持续推进高雅音乐进校园,进一步办好大学生艺术团;每学期举办1~2场高雅音乐会、2~3场专场文艺演出。举办主题鲜明的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其他文化艺术活动,提高活动的科技文化含量和水平。加强学生团体建设与管理,鼓励学生团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群众性活动。编制华侨大学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指导大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组织专家举办中外名著导读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竞赛活动,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及其他类似活动;构建“创意、创造、创业”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亮点;学校挖掘和丰富体育文化内涵,以CUBA等体育赛事为载体,塑造华大学子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敢争第一的精神风貌,形成“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浓厚氛围。2006年5月,华侨大学被教育部列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此后,印度尼西亚舞蹈《莎蔓》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十五载传承‘鼓’文化 聚海外侨子中华心——华侨大学15年培育二十四节令鼓校园文化品牌”项目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