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卜凯的《中国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国的国本是不在城市,而在农村。所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就不能不研究农村社会。中国在世界上算是一个最古的农国,可是受了那几千年的传统的思想,到了现在依然还有学优则仕的观念,而不知顾虑到农民的前途。在我们中国关于其他方面的文字著述倒也不算很少,可是整个的国本农民生活倒反被人漠视了。近年虽然受了新文化思潮,才有人去专研究农业,亦不过只尚空谈,不求实际;因此关于农村问题可说一点都莫有研究与贡献。可是我们中国人尽管可不去研究,但同时就不能不让其他外国人在那里研究了。金陵大学农学院美国教授卜凯先生在中国十余年之久,专门实地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第一本巨著已于1930年与我们见面。该书的内容据评者的意见,爰为一一介绍于后,以饷阅者。

第一,本书共十二章,所根据的材料是从中国七省十七个地方的调查。所包括的年限,最早的地方是1921年,最晚的地方是1925年,共计调查农家2866家,调查主要的目的是在明了中国农场经济的组织,如何经营才不致使农场失败,同时也顾到农场经营失败与成功,怎样可以影响到农民生活方面。这一本书不仅在经济方面将中国田场布置之不经济,人工分配之失当,田场之大小,土地权之所有与栽培作物之种类,有详确之调查统计。在社会方面亦将农村人口,农民食物,农民生活程度,也详论无遗。真算是中国农业经济界空前的巨著。凡攻农业经济学者不可不读这本书。

第二,对于本书的编制方面,可说是极为新颖,能将十七个地方单独调查的材料拼合在一起,而天衣无缝。这实在是一件极艰难的工作。就是在外国的农场调查也从未看见此种编制,大半不过都是一时一地的片断的材料。卜凯先生居然能将各个调查连合在一起,而能使我们对于中国整个的农业有一更深切的认识,这真是卜凯教授的大成功。

第三,本书的分析统计方法是极实用,尤其是能应用实用的材料而证明统计学的理论,什么较量平均(Weighted average)或差(Probable Error)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以及相互的关系(Correlation)等都见引用,同时增加了该书质的方面不少的分量。此外也可以说是试验此种调查方法(Survey method)能否在中国实行的一种试验。这种试验已经成功,给了我研究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途径。

第四,在中国研究农村经济者,第一种困难就是各处度量衡的不一致,因此不易作一比较。卜凯教授能将各处之度量衡化合一律,易于比较。这是开农业统计界第一先河。虽然在一处的农家亩之大小,尺之长短,各有所异,可是他的多少两相平均适得其中。这并不算什么大缺点。

第五,本书结论甚为得体,确是认清病象,对症下药,改良中国农业目标,这算是第一个公允的结论。

卜凯教授处于外国人的地位,能于不数年内对于中国农业界有如此的巨大贡献,我们当然是很佩服的。可是该书也稍有几点,不能不令人怀疑。这并不是评者故意吹毛求疵,其实是我希望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者引用卜君方法时,得一更完善的机会。

第一,本书调查的地方太少,不足以代表中国,故该书的命名不应称为《中国农村经济》(Chinese Farm Economy),应称为《中国农村经济之研究》(A Studies of Chinese farm Economy)较为适当。

第二,对于本书采取的分析方法前后不大一致。卜凯教授也承认柴山面积是作物面积之一部分,不过有时又不如此。如第六章第七表各种作物所占作物面积的百分比。江苏江宁县(太平门)的柴山就未列入作物面积之内。

第三,本书的图表甚多,而文字的解释甚少,甚至表内已有的数字,卜君在文字叙述中又重写一回。如此不但不能增加该书读者的兴趣,反失了读者的意味。据评者本人的意见,本书应多加文字的解释,才不致使人将此书当作十七处农业的一本枯燥无味的账簿看待。

第四,本书的材料调查或系卜先生的学生,或是当地的雇员,其中有多少地方,卜君未曾到过。虽然该书立论多系根据调查员的报告,可说著者本人未曾亲身到过,总觉不免有点遗漏。例如在河南新郑县调查的地点,除种五谷外,红枣即是农产大宗,本书未见及此。该处农人俗谚常云:“上打枣,下种田,树根底下种的矮矮蔓。”此话表示该处土地利用之精密,甚至枣树根下还须种一种芜菁也。再该处地势不平,土含砂质,卜君皆未之闻,所以也未曾注意及此。故我说调查的工作固然甚难,但是解释尤难。因为解释要按着事实,下笔方有精彩。若是“闭门造车”反失了调查的真谛。

第五,本书调查年度不一,同时比较似觉不当。因为农业与工业不同,所受气候、雨量季节的影响有差异,因此形成丰年常年与荒年三种,若是比较的时候不注意此点,致使结论失实。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