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素心自此得 灼灼美文华——读王秀杰散文集《与鸟同翔》
在线阅读 收藏

在眼下辽宁的女散文作家中,王秀杰属于那种广蓄迟发,愈写愈有神采,愈写愈练达的类型。她的散文平实耐读,亲和质朴而又温馨流畅,特别是她对于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和作为女作家的那种细腻的情感抒写,都是相当出色的。她的散文具有一种鲜明的文化意识,在个人的审美感知中,焕发着文化精神的力量。

王秀杰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与鸟同翔》,在她的创作道路上,无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个集子所收录的散文,篇章整齐、内容浑厚,不仅充分地发挥了散文文体的独特长处,而且广泛涉猎了地域文化、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人文领域的内容,或感悟历史,或状写人生,或异域采风,或直抒胸臆,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此外,一些文章还介绍了“辽东”的历史沿革和东北“流人”文化的考证,对于我们认识东北地域文化,极有裨益。然而书中最突出的,还是如王向峰先生在书的《序》中所概括的,那就是全书通篇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主题。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也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但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特别是以散文创作的形式来叙说且要做到生动而不生硬,入情而非说教,把这个题目做得精彩,也并非容易。我觉得,王秀杰的这部书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人与自然这个大视野下,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自己对盘锦故乡生活的感受,从人、苇、鹤、乡的角度,情理兼具地抒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深化并拓展其超越自然的社会视角,进而寻找着人与人在精神与情感上互相沟通的意义。作者从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上,去阐释《与鸟同翔》这个书名的含义。她认为:“其实,人类能否与鸟同翔,隐含着的是人与自然万物能否和谐相处的忧虑。”作者化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在人的社会生存的认识层面上,把握生命的本真意义,进而深化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作者将这个主题写得情采飘逸,举重若轻,犹如荡波之水,载情而动,漾起人们感情与认识的涟漪,达到了一种美的艺术情境。这样的写作,反映了心灵写作、情感呼唤的特点。作者个性化的创作心理情结,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深沉的挚爱之情,以及对于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深切的忧患意识,深深地触动着读者。我想,深沉的情采化的主题创意,应该是这部书的鲜明特色。

我觉得,这部书的第一辑“俯仰天地”,写得相当精彩,可谓佳作连篇,情深感人。作者怀着一种深情,追忆她对于自己故乡盘锦的生活印象。她写这里的苇塘和鹤乡,以及她度过的年轻的时光。作者饱满的情感和流动的思绪,载着心中的“鹤”情结,“苇”情结,“乡”情结,像飘逸的云,起舞的鹤,传递着鹤乡女儿的情感,感染着读者,使你在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盘锦的苇塘,盘锦的鹤,心与鹤同飞。在作者的笔下,盘锦的鹤就是美的精灵。鹤的形态,鹤的习性,鹤的品格,使它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成为一种具有美好精神象征的纯洁的鸟儿。在《野鹤归来》中,作者这样赞美家乡的鹤,当“它们当中的一只鸣叫起飞,其余的便接着一呼儿冲天而起。那群鹤舞蓝天的场景美丽得令人目眩。一种瑞祥,一种豪迈汩汩涌出心田”。这里写的是这种鸟儿所带来的美感。而另一篇《凫群如阵》中,则描写了那无边无际的盘锦苇塘的原生态的自然美,表现苇塘在各个季节里,分别呈现出的不同的生命状态。生活在苇塘中的那些活泼的小生灵,如野鸭、螃蟹、鱼儿、苇莺等,则赋予了这片苇塘以鲜活的生命,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面对一些苇塘环境被人类破坏的行为,作者深为痛惜:“苇塘庇护的鸟类有几百种,它们在这片自由的天地中不知生活了多少年多少代,难道它们的家园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毁掉吗?”作者感触:“那一群可爱而又可怜的野鸭呀,它们失去了最喜爱的家园,那片迷人的苇洲。”这种既有愤怒、痛楚,又有伤感、惜别的复杂情感,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生灵们的那种同生同在的密切联系。

苇塘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平凡而单调的,但在作者的眼中,无论在什么时候,它总是那样的富有生气。冬天收割后的苇塘里一片沉寂,但作者却从中感受到一种潜伏的生命的律动:

冬天收割后的苇塘最显平坦广阔,芦苇的残枝败叶一色地枯黄,无边无际。但我知道,这时却是这些枝叶所代表的这茬芦苇们最为自豪的时刻。因为,它们毫无遗憾地完成了又一次种群生命的轮回,在出色地展示了这一茬芦苇的壮丽之后,将亘古到今绵延了数亿年的生命的信息成功地回传到了地下的芦根里,待等明年春寒料峭时,传承着这代芦苇的新生命就会破土而出。

一代一代的芦苇的生命的轮回,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顽强坚韧的生命意识,具象为一种独特的生命形态。作者表现的无疑是一种生命观。作者还特别赞美芦花的美,同样是从生命存在的意义表达这种对于美的精神的寻觅。作者认为,芦花的美是“浩瀚而广泛的”,芦花是“无私无畏的花”。在《芦花礼赞》中作者写道:“就在深秋的某一天早晨,人们会突然发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芦荡一下子变成了白色的海洋。雪白的芦花漂浮在黄绿色的苇海上,真像覆盖着一层雪。”我没有机会欣赏到这样的景致,但我能感觉到那种浩瀚而辽阔的芦花之美。它们和在苇塘里生活的各种生命一起,组成了波澜壮阔的苇塘生命交响曲。正如作者所说的,它们“都是生命力的显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自然连接”。作者对于创作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描写,以及体验型的情感抒发形式,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视角,这是王秀杰散文的独具魅力之所在。

这部书的“地域见闻”和“海外行踪”两辑同样是写得质朴而亲切,作者将生活的视野扩大,但依然是围绕着人与环境的主题。在对环境的关注,对美的寻觅过程中,净化人的心灵。王秀杰说:“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对自然的挚爱和心灵的回归,源于人的生命本性使然,也是人性中最真诚、最本真的一部分。王秀杰的散文集《与鸟同翔》带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深长回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