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结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收藏

在上一章中,我们探讨了当代文学批评形态重构与价值观念重建的问题,认为当代文学批评要在已经形成的多元探索局面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比较可行的还是走“主导多元、综合创新”的道路。当今所谓建构的主要任务,恐怕还在于“主导形态”的建构,即建构当今时代最需要提倡、也最需要发展的文学批评形态。在文学价值观方面,在当今多元开放的格局中,也理应突出主导性价值观的重建,尤其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解吸纳与创新拓展。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无论是作为“经典形态”(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学批评),还是作为“当代形态”,都仍然在当今的文学批评领域发生重要影响。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英国文学批评家、《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书的编者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在阐释这个书名时说:“它只能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批评’这四者变动不居的争论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吸引、再吸引的力的场。未来数十年将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形式和实践领域(当然也包括本书所论的问题)提出特别的考验。马克思主义既没有‘来到’,也没有‘离去’。它的理论与实践依然存在于连绵不断的历史中,而这一历史的结果尚未有定论。”759171他还特别强调了编选这本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集的意图,即“试图表现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多样性……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的连续性,没有这种连续性,马克思主义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一种传统。”759172由此可知,即使是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仍然是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传统和“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的连续性”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这里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如何理解的问题,马尔赫恩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在我国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经典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它所蕴涵着的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观、美学观、文学观等,其实一直都在影响着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重新建构,文学界也提出了建构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呼唤。笔者在前一时期研究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曾专门探讨过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形态重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并对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759173在我们看来,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或者说,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来推进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它的基本价值立场和价值观念等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则是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实问题有切实的认识分析。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有所推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近一时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思考探索。759174在此,我们拟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下意义试作探讨,从而为当代文学批评形态重构与文学价值观念重建提供借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