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在线阅读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探索

式中,R为通货膨胀率; 为货币供应量指数; 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修正指数; 为过量货币供应增长率; 为非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 为社会损失增长率;i为缓冲系数。

现将各项指标的具体涵义和计算分述如下:

为货币供应量指数,是报告期货币供应量和基期货币供应量相比的相对数,表明全社会因正常或非正常原因而产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本文所说的供应量包括银行贷款和投放现金。货币供应量指数是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基本依据。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纯系经济正常运行之需,就不存在通货膨胀。

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修正指数,是修正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缩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按照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消除价格变动影响后国民经济活动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引起了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国民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是同步的,就基本不存在通货膨胀;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了国民经济活动规模扩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说明存在通货膨胀。但由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并非完全受经济活动规模所制约,故计算时需对国民生产总值加以修正。修正时应考虑到如下因素:(1)必须使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与货币供应量的计算范围口径一致。如我国还存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和物物交换,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时还包括这部分内容,但未纳入货币流通的范围,必须加以调整。(2)国民生产总值中包括净出口产品,这部分产品增加意味着国际贸易顺差,同时也说明国内有一部分货币供应没有商品作保证,以致成为影响国内货币流通稳定的一个因素,应予考虑。(3)国民生产总值相对于货币供应量而言是一种滞后效应,不能认为当年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均在当年创造国民生产总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滞后时期,使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在时期上相互衔接。(4)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非完全依赖于货币供应的增长。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国民生产总值。应制定一个合理的调整系数,消除国民生产总值变动中非货币供应因素的影响。

因此,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经过修正的数字, 是一个修正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0y1p0y0都是修正后的国民生产总值。

为过量货币增长率,是报告期过量货币供应量减基期过量货币供应量与基期过量货币供应量的比率。过量货币供应是指没有物资作保证的货币供应量。由于结构性的不平衡或产品质量等问题,部分产品不适应社会需求,生产出来以后可能积压在仓库里。生产单位获得的收入一部分已通过税收形式上交财政。如果财政把这笔钱使用出去,就是没有适销物资作保证的货币供应,也就是过量货币供应。过量货币供应是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报告期过量货币供应大于基期,经济活动的增长率中有一部分就是无效活动。所以,过量货币供应增长率是经济活动规模变化的一个抵消因素。

为非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货币持有系数是全社会经济主体实际保存的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常用年平均货币流通量/年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货币持有系数的变化受以下因素影响:(1)收入水平。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在总收入中的比率也越高。(2)商品货币化程度。商品流通越采取货币化形式,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货币也越多,货币持有系数也越高。(3)价格的变化。价格上涨,人们会急于购买实物,从而降低货币持有系数;反之货币持有系数会提高。(4)强制储蓄的程度。国家发行公债、国库券,企业发行债券、集资等,都可能影响货币持有系数。(5)储蓄利率的高低。它会影响人们在储存货币与物品之间进行选择,从而影响货币持有系数。货币持有系数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有些人认为,不论价格是否上涨,这都表现为隐蔽的〈或潜在的〉通货膨胀。对此要具体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如强制储蓄的变动、持币待购等因素形成的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说明沉淀货币的增加,这是诱发通货膨胀的动因;而非强制性的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如因收入水平提高,商品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自觉地将部分消费基金转为积累等原因而形成的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与通货膨胀并无必然的联系。因而,如果将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都视为通货膨胀,就会夸大通货膨胀率,故本公式中要减去非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

为社会损失增长率。社会损失指因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损耗、短少和损失。这些损失是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后的损失。社会损失的增长,意味着没有物资保证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它将使当年分配的产品大于当年可供使用的产品。尽管社会损失并非人们主观意愿所为,但客观上它会引起或加剧通货膨胀。故在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中要增加这一因素。

i为缓冲系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弹性容量。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并非数学计算那么精确。货币供应量略多于货币需求量,不一定诱发通货膨胀,而当这种离差达到一个临界点时,才会产生通货膨胀。缓冲系数可以用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比率弹性系数的倒数来计算。假定货币供应量比货币需求量多5%,还不致诱发通货膨胀。其弹性系数即为105%,则缓冲系数为1/105%=95.24%。缓冲系数可以提高通货膨胀率的起点,较为实际地反映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会把在一定弹性容量范围内的货币供求离差都视为通货膨胀。

(1990年)

');" class="a2">收藏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发的货币贬值,并表现为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要同时具备三个标志:①货币供应量相对于需要量显得过多,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纸币量发行过多,引起了通货膨胀;②在流通量既定的前提下,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减少,即货币贬值;③货币贬值表现为价格的上涨。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通货膨胀方向和程度的指标。通货膨胀率的确定必须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出发,综合体现其三个标志,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计算。

通货膨胀率的一般计算公式是:R=(Ms/Md)-1;

上式中R为通货膨胀率,Ms为货币供应量,Md为货币需求量。为了体现通货膨胀的多种标志,并结合对中国实际的分析,现提出计算中国通货膨胀率的方法。其公式是: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探索

式中,R为通货膨胀率; 为货币供应量指数; 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修正指数; 为过量货币供应增长率; 为非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 为社会损失增长率;i为缓冲系数。

现将各项指标的具体涵义和计算分述如下:

为货币供应量指数,是报告期货币供应量和基期货币供应量相比的相对数,表明全社会因正常或非正常原因而产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本文所说的供应量包括银行贷款和投放现金。货币供应量指数是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基本依据。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纯系经济正常运行之需,就不存在通货膨胀。

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修正指数,是修正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缩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按照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消除价格变动影响后国民经济活动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引起了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国民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是同步的,就基本不存在通货膨胀;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了国民经济活动规模扩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说明存在通货膨胀。但由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并非完全受经济活动规模所制约,故计算时需对国民生产总值加以修正。修正时应考虑到如下因素:(1)必须使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与货币供应量的计算范围口径一致。如我国还存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和物物交换,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时还包括这部分内容,但未纳入货币流通的范围,必须加以调整。(2)国民生产总值中包括净出口产品,这部分产品增加意味着国际贸易顺差,同时也说明国内有一部分货币供应没有商品作保证,以致成为影响国内货币流通稳定的一个因素,应予考虑。(3)国民生产总值相对于货币供应量而言是一种滞后效应,不能认为当年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均在当年创造国民生产总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滞后时期,使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在时期上相互衔接。(4)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非完全依赖于货币供应的增长。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国民生产总值。应制定一个合理的调整系数,消除国民生产总值变动中非货币供应因素的影响。

因此,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经过修正的数字, 是一个修正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0y1p0y0都是修正后的国民生产总值。

为过量货币增长率,是报告期过量货币供应量减基期过量货币供应量与基期过量货币供应量的比率。过量货币供应是指没有物资作保证的货币供应量。由于结构性的不平衡或产品质量等问题,部分产品不适应社会需求,生产出来以后可能积压在仓库里。生产单位获得的收入一部分已通过税收形式上交财政。如果财政把这笔钱使用出去,就是没有适销物资作保证的货币供应,也就是过量货币供应。过量货币供应是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报告期过量货币供应大于基期,经济活动的增长率中有一部分就是无效活动。所以,过量货币供应增长率是经济活动规模变化的一个抵消因素。

为非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货币持有系数是全社会经济主体实际保存的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常用年平均货币流通量/年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货币持有系数的变化受以下因素影响:(1)收入水平。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在总收入中的比率也越高。(2)商品货币化程度。商品流通越采取货币化形式,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货币也越多,货币持有系数也越高。(3)价格的变化。价格上涨,人们会急于购买实物,从而降低货币持有系数;反之货币持有系数会提高。(4)强制储蓄的程度。国家发行公债、国库券,企业发行债券、集资等,都可能影响货币持有系数。(5)储蓄利率的高低。它会影响人们在储存货币与物品之间进行选择,从而影响货币持有系数。货币持有系数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有些人认为,不论价格是否上涨,这都表现为隐蔽的〈或潜在的〉通货膨胀。对此要具体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如强制储蓄的变动、持币待购等因素形成的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说明沉淀货币的增加,这是诱发通货膨胀的动因;而非强制性的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如因收入水平提高,商品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自觉地将部分消费基金转为积累等原因而形成的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与通货膨胀并无必然的联系。因而,如果将货币持有系数的提高都视为通货膨胀,就会夸大通货膨胀率,故本公式中要减去非强制性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

为社会损失增长率。社会损失指因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损耗、短少和损失。这些损失是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后的损失。社会损失的增长,意味着没有物资保证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它将使当年分配的产品大于当年可供使用的产品。尽管社会损失并非人们主观意愿所为,但客观上它会引起或加剧通货膨胀。故在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中要增加这一因素。

i为缓冲系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弹性容量。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并非数学计算那么精确。货币供应量略多于货币需求量,不一定诱发通货膨胀,而当这种离差达到一个临界点时,才会产生通货膨胀。缓冲系数可以用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比率弹性系数的倒数来计算。假定货币供应量比货币需求量多5%,还不致诱发通货膨胀。其弹性系数即为105%,则缓冲系数为1/105%=95.24%。缓冲系数可以提高通货膨胀率的起点,较为实际地反映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会把在一定弹性容量范围内的货币供求离差都视为通货膨胀。

(1990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