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收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局面;经过十年来的努力,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美学科学的广泛普及和兴旺发达,正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从现在到2000年,我们正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人民生活从温饱走向小康。可以说,这将是美学更加大有作为、大显身手、大力发展的新阶段。所谓“小康”,是相对于“温饱”而言的,这是指在达到“温饱”的基础上,要求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这既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指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在“生活质量”这样一个总体要求中,“美学质量”是现代文明社会相当重要和突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无论是在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上,还是在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劳动环境的改善上,美学要求和标准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愈来愈显示出重要的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美学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情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众所周知,精神文明的表现一方面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美学既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又是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美学自身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不仅如此,许多其他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和活动,也受着美学理论和美的观念的影响,甚至是由后者所决定的。同时,美学又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美的观念和理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和树立整个社会的高尚的、美的道德风尚和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

美学既是现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介和桥梁,又是两者共同孕育的人类文明的花果。没有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便不可能出现与传统美学有所不同的现代美学;同样地,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水平和人类发达的精神需要,也不可能在物质生产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应用美学原则,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美的需要的产品。美学之所以能够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作出突出贡献,就在于它在整个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和改造中,具有为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美学观是世界观的特殊表现,同时也是世界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学观,就必然有助于形成和建立革命的、进步的和科学的世界观。应当看到,美感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人们在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作出明确的判断时,实际上便包含着鲜明的爱憎,同时也就带来明确的是非的取舍。充分地运用美感的这种特点,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能够产生其他手段所无法企及的效果。美学修养和审美水平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往往成为生活文明、生产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显著地体现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在未来的世纪里,美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无可置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一定会带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兴盛和繁荣。艺术是美的创造,美的文艺作品的创作,既来源于现实美,又是与人的美感相联系的特殊的精神活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既与物质生产有本质上的不同,又与其他的精神活动,如科学、理论等的研究有重大的区别。作为人类美的创造的高级形态的文艺,是美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美学固然不能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但更重要的是与艺术实践紧密相联系。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学应当成为文艺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的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为繁荣和发展无愧于新的伟大的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创造最优化的环境。同样地,在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中,美学又要及时和主动地总结新的艺术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回答新的理论课题,促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开放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列宁早就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20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甚至可说更加强大了。”1202226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明史和科学史,以无可争辩的大量事实证明了列宁主义创始人这一高瞻远瞩的预见。即将到来的21世纪,必定进一步以更加丰富多彩的例证,说明这一预见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目前仍然处于互相联系和制约的两极同时向纵深推进。一方面,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精密科学以及技术科学正在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综合统一,形成了强大的整体化、宏观化和积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科研手段的高度现代化和大量分支学科的出现,又同时存在着更加精密化、微观化和微分化的趋势。这样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在总体上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美学科学的发展,必然要顺应这个大潮和走向。马克思主义美学科学,一方面在总结和吸收一切人类创造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和构架;另一方面,又将会面对不断出现的众多美学分支学科,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内容。

新的世纪在等待和迎接着更加生气勃勃、更加异彩纷呈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尽管前进的道路并非笔直又笔直、平坦又平坦,但只要我们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破坏,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前进,美学科学的研究和建设,就会永远具有活力、魅力和生命力。在未来的新的21世纪,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和美学科学,毫无疑问能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和人民的委托,以崭新的面貌和内容,自豪地步入世界先进科学的行列。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