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社会博弈论:博弈论中的“帝王心术”——对王水雄论文的评论
在线阅读 收藏

王水雄副教授的《“孙子兵法”VS.“谢林战略”——社会博弈论的古今传承与中西融合》这篇文章,从经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将《孙子兵法》中的“任势”思想、托马斯·谢林的“任责”思想以及自己在《结构博弈》中总结的“结构运作”理论进行了并列式比较,讨论了三者在以人与人(或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博弈”)为对象的研究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通过对三者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前提的比较分析和融会贯通,揭示了一种颇有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博弈理论。这一理论,由于敏锐地把握了当代信息化的社会生活现实与核威慑背景下的国际博弈大前提,并将组织理论、时空标识等社会学因素引入博弈论中,也因此被作者称为“社会博弈论”,即“社会学版本的博弈论”。

既然提出了“社会博弈论”这一概念,就免不了将其与经典博弈论进行比较。作者在论述中,有意识地区分了二者关于博弈参与人的谈判地位及其行动自主性的理论预设的不同。作者认为,经典博弈论强调在博弈起始点上,参与者双方之间“地位的平等性”“行为选择的独立自主性”;而“社会博弈论”则未对此做出严格预设。笔者基本同意作者对二者进行前提辨识所得出的结论,不过,笔者认为,在“社会博弈论”,特别是其中的“任责”与“任势”的思路中,由于社会结构因素的引入,有一个呼之欲出——而作者没有着重突出——的重要概念,使得这一理论进路中的博弈关系与经典博弈论中的互动关系具有本质性的区别。这个概念,就是“权力”。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