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大中原出了“土梆戏”
在线阅读

禹州出土的西周青铜面具

南阳的汉代舞乐百戏画像石

源远流长的中原乐舞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中原戏曲艺术。明清地方戏的兴起,使河南成为神州瞩目的“戏乡”,而豫剧正是这里的众多剧种中发展迅猛、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和根基深厚,豫剧在诞生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传播到东至台湾、西至新疆、南达深圳、北至黑龙江的21个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豫剧已被公认为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在剧目生产、经济效益、剧团和观众数量诸多方面,都以绝对优势跃居全国300多个剧种之冠,堪称当今中国最大的地方戏。

宋代著名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

新的世纪中,豫剧不仅唱响中国,亦正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讴、靠山吼、高调、土梆戏等,“豫剧”之名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才普遍应用。豫剧属于梆子声腔系统。它在中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生存繁衍,是中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温县前东南王村出土的宋墓杂剧砖雕

对于它的产生地点,以往有不少说法。有的说,它原本是东路秦腔,跑到开封落了户;有的说它就出生在河南、山西、陕西交界的三角地带,辗转到了河南。可是近些年来,随着它越来越受人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历史进行考察,更多的人都说它的原籍就是河南开封,在开封土生土长。徐珂《清稗类钞》中的“土梆戏”条目中说:“土梆戏者,汴人相延之戏曲也。其节目大率为公子遭难、小姐招亲及征战赛宝之事。道白唱词,悉为汴语。”当然,说它产生于开封(原祥符县),并非一定是开封城内,而是包括开封城内及周围被称为“内十处”的祥符、杞县、陈留、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封丘、阳武等县。

人们很难找到对豫剧具体产生时间的确切记载。最早透露出其蛛丝马迹的是乾隆十年(1745)编修的《杞县志》,其中的《风土风俗志》说:“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尤鄙恶败俗。”另一本创作于乾隆年间的纪实性小说《歧路灯》,也提到了一种戏,叫“梆锣卷”,并且把它与“陇西梆子腔”“山东过来的弦子戏”“黄河北的卷戏”相提并论。其实他们这里所说的“梆”就是河南梆子戏。直到民国时期,河南的一些地方也还存在着“梆锣卷”戏班,就是河南梆子戏与锣戏、卷戏同台演出的戏曲班社。老百姓把这种不同剧种的同台演出称为“三下汤”,意思是说这种演出把梆子戏、锣戏、卷戏“一锅煮”。他们的演出往往是:在一个连台本的戏中,上本演锣戏,中本演卷戏,下本就自然是梆子戏;在一个剧目中,甲角唱锣戏,乙角唱卷戏,丙角唱梆子戏,或者上场是锣戏,下场是卷戏,再下场就是梆子戏,或者同一个角色既唱锣戏,又唱梆子戏或卷戏。就是说,梆子戏在它刚刚诞生、势单力薄的时候,“大树底下好乘凉”,在锣戏和卷戏的荫蔽之下求得生存和发展。“锣戏窝里出干梆”,亦正道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河南梆子的出现时间大体就在清代的乾隆年间。它也算生逢其时。当此之时,正是“雅化”的昆曲正在走下坡路而通俗质朴的“花部”各剧种蒸蒸日上的时候。它乘“花雅之争”中“花部”取胜的东风,扩大地盘,争取观众,发展自己。

一种艺术的出生,往往是多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的融合,由长期的量变积累成质变。

1934年,张履谦在对开封相国寺的民众娱乐活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民众娱乐调查》,其中的《梆子戏调查》说:“据对河南梆子有研究者云,河南梆子戏,系由于工农大众所发起。因为他们均系文盲,纯系师徒以言语传习,并无剧本之编辑,考现在唱词中,仍多土语土音,颇使人不易了解。至河南梆子之源流,则是由于干梆子。所谓干梆子的意义,即类似现在之独角戏,以一人执三根棍,一长两短,长者挟于腋下,短者执于两手,相击成声,以短者作板,长者作过场。”当时这些对河南梆子有研究的人们的看法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干梆子土语称为“唱三截棍”,“三截棍”是它的特色乐器,其击节方式与河南梆子的用梆子击节的方式十分接近,演唱时那种简单平直、质朴通俗、上下句式的唱腔结构与河南梆子最具特色、最具生命力的“二八板”的原始结构非常相似。它那全无弦索伴奏、似说似唱的曲调与河南梆子早期“二板”“慢板”“滚白”唱法差异不大。它应是河南梆子即豫剧的母体。

在清代初期和清代中期,河南流行不少剧种。昆曲是当时流行的主要剧种之一,不仅在开封有不少昆曲班演出,康熙年间成立的归德府八班也是一个昆曲班;弋阳腔也是在河南普遍流行的剧种,从清代一些地方官府的禁戏文告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锣戏、卷戏在清代的河南演出更是红火,一村开演,众村皆至,男女杂逐,百货俱集,村庄以组织演出锣戏为炫耀资本。官府认为这种演出误农时、伤风化,屡颁禁令,但屡禁不止。这些剧种的剧目、表演手段都大量被梆子戏吸收过来了。昆曲的一些曲牌在河南梆子中长期存在,当然,具体的演唱方法和伴奏已与原来面目大不相同,而是转化成豫剧的音乐素材。弋阳腔的扑跌武打技巧、许多关于英雄人物诸如杨继业、杨六郎、敬德、张飞的剧目和某些行当的称谓也被河南梆子吸收。豫剧既然能够与锣戏、卷戏同台演出,它们之间相通之处更多,或者说豫剧从锣戏和卷戏那里吸收了更多的东西。梆子戏的“二八板”“呱嗒嘴”与锣戏的“二板调子”“呱嗒嘴”、卷戏的“原板”“呱嗒嘴”唱法大体一致;梆子戏的“滚白”“慢板”与锣戏的“哭捻”、卷戏的“付子”非常接近;锣戏和卷戏极有特色的乐器尖子号、大铙、大钹曾在梆子戏中保留了很长时间。因此,河南梆子又是在吸收河南当时流行的一些剧种的某些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开封朱仙镇戏曲年画

清代中后期,随着多种声腔在中原的流播及兴盛,河南梆子亦经历了一个与诸腔互汇相融的阶段。“曲牌”向“板腔”变体,“本梆”与“外路梆”交融。不少艺人都是“一拿二”、“一拿三”或“一拿四”的高手,既会唱梆子、昆腔,也会唱锣戏、卷戏。河南梆子亦在这热闹的“杂陈”中更加趋向成熟。

河南梆子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十分迅速,到了清代末年,已在河南的地方戏剧种竞争中遥遥领先,成为中原剧坛的“霸主”。据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修志人员调查,清末河南梆子的流行区域,已由原来开封的“内十处”延伸到东至商丘、西至渑池、南至确山、北至安阳的广大地带。在这些梆子戏流行的县城和乡村,到处都有豫剧班社,到处都能听到梆子腔声。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记录了清代同治年间在修复明皇宫时捐款的70余个班社的名称,其中河南梆子班社竟占80%。红火的演出活动,广泛的流行地域,众多的演出班社,标志着河南梆子已进入了一个驰骋中原的勃兴时代。

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碑阴局部(上列捐款的戏班、演员名字及捐款数额)

');" class="a2">收藏

豫剧诞生在中原大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葛天氏之乐、伏羲画八卦、黄帝立国、大禹治水、仓颉造字等传说都起源于此;文王演《周易》、老子写《道德经》、庄子著《南华经》,都体现了这里的文化精华。斑驳的甲骨文传递着我们祖先的信息,春秋战国的风云留下无数动人的传奇,《清明上河图》见证着宋代都市的繁华,白马寺的钟声承载着佛教传入和发展的历史。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其中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河南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丰腴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艳丽的艺术之花。舞阳贾湖出土的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七孔骨笛,迄今仍能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濮阳出土的6000年前的用贝壳砌成的巨龙堪称“中华第一龙”,其原始形态依然被作为当今戏曲服装的图饰;安阳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的甲骨文中的“乐”“舞”等象形及形声字和甲骨卜辞中有关商代舞蹈的记载,分明展示了一种手舞足蹈的表演形象;禹州出土的2700年前的驱邪青铜面具,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堪称当今戏曲脸谱的远古踪迹;2700年前《诗经》中能歌、能舞、能吟的15篇国风中,竟有“八风”与河南有关,其中仅“郑风”“卫风”即占了总篇章的38%;南阳、洛阳、郑州等地出土的2100年前的大量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陶俑中有乐舞画像,舞态生动,服饰华丽,反映了当时中原乐舞文化的繁荣兴盛;1400年前的河南北部河朔一带已经出现了以“代言体”手法和唱、做、念、舞综合性艺术手段演出的“踏摇娘”;900年前的开封已经有《目连救母》杂剧日夜上演于“勾栏瓦肆”;800年前,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度很高的诸宫调、杂剧演员,如孔三传、丁都赛等。

禹州出土的西周青铜面具

南阳的汉代舞乐百戏画像石

源远流长的中原乐舞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中原戏曲艺术。明清地方戏的兴起,使河南成为神州瞩目的“戏乡”,而豫剧正是这里的众多剧种中发展迅猛、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和根基深厚,豫剧在诞生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传播到东至台湾、西至新疆、南达深圳、北至黑龙江的21个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豫剧已被公认为当今艺坛上的“叫座剧种”,在剧目生产、经济效益、剧团和观众数量诸多方面,都以绝对优势跃居全国300多个剧种之冠,堪称当今中国最大的地方戏。

宋代著名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

新的世纪中,豫剧不仅唱响中国,亦正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讴、靠山吼、高调、土梆戏等,“豫剧”之名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才普遍应用。豫剧属于梆子声腔系统。它在中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生存繁衍,是中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温县前东南王村出土的宋墓杂剧砖雕

对于它的产生地点,以往有不少说法。有的说,它原本是东路秦腔,跑到开封落了户;有的说它就出生在河南、山西、陕西交界的三角地带,辗转到了河南。可是近些年来,随着它越来越受人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历史进行考察,更多的人都说它的原籍就是河南开封,在开封土生土长。徐珂《清稗类钞》中的“土梆戏”条目中说:“土梆戏者,汴人相延之戏曲也。其节目大率为公子遭难、小姐招亲及征战赛宝之事。道白唱词,悉为汴语。”当然,说它产生于开封(原祥符县),并非一定是开封城内,而是包括开封城内及周围被称为“内十处”的祥符、杞县、陈留、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封丘、阳武等县。

人们很难找到对豫剧具体产生时间的确切记载。最早透露出其蛛丝马迹的是乾隆十年(1745)编修的《杞县志》,其中的《风土风俗志》说:“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尤鄙恶败俗。”另一本创作于乾隆年间的纪实性小说《歧路灯》,也提到了一种戏,叫“梆锣卷”,并且把它与“陇西梆子腔”“山东过来的弦子戏”“黄河北的卷戏”相提并论。其实他们这里所说的“梆”就是河南梆子戏。直到民国时期,河南的一些地方也还存在着“梆锣卷”戏班,就是河南梆子戏与锣戏、卷戏同台演出的戏曲班社。老百姓把这种不同剧种的同台演出称为“三下汤”,意思是说这种演出把梆子戏、锣戏、卷戏“一锅煮”。他们的演出往往是:在一个连台本的戏中,上本演锣戏,中本演卷戏,下本就自然是梆子戏;在一个剧目中,甲角唱锣戏,乙角唱卷戏,丙角唱梆子戏,或者上场是锣戏,下场是卷戏,再下场就是梆子戏,或者同一个角色既唱锣戏,又唱梆子戏或卷戏。就是说,梆子戏在它刚刚诞生、势单力薄的时候,“大树底下好乘凉”,在锣戏和卷戏的荫蔽之下求得生存和发展。“锣戏窝里出干梆”,亦正道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河南梆子的出现时间大体就在清代的乾隆年间。它也算生逢其时。当此之时,正是“雅化”的昆曲正在走下坡路而通俗质朴的“花部”各剧种蒸蒸日上的时候。它乘“花雅之争”中“花部”取胜的东风,扩大地盘,争取观众,发展自己。

一种艺术的出生,往往是多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的融合,由长期的量变积累成质变。

1934年,张履谦在对开封相国寺的民众娱乐活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民众娱乐调查》,其中的《梆子戏调查》说:“据对河南梆子有研究者云,河南梆子戏,系由于工农大众所发起。因为他们均系文盲,纯系师徒以言语传习,并无剧本之编辑,考现在唱词中,仍多土语土音,颇使人不易了解。至河南梆子之源流,则是由于干梆子。所谓干梆子的意义,即类似现在之独角戏,以一人执三根棍,一长两短,长者挟于腋下,短者执于两手,相击成声,以短者作板,长者作过场。”当时这些对河南梆子有研究的人们的看法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干梆子土语称为“唱三截棍”,“三截棍”是它的特色乐器,其击节方式与河南梆子的用梆子击节的方式十分接近,演唱时那种简单平直、质朴通俗、上下句式的唱腔结构与河南梆子最具特色、最具生命力的“二八板”的原始结构非常相似。它那全无弦索伴奏、似说似唱的曲调与河南梆子早期“二板”“慢板”“滚白”唱法差异不大。它应是河南梆子即豫剧的母体。

在清代初期和清代中期,河南流行不少剧种。昆曲是当时流行的主要剧种之一,不仅在开封有不少昆曲班演出,康熙年间成立的归德府八班也是一个昆曲班;弋阳腔也是在河南普遍流行的剧种,从清代一些地方官府的禁戏文告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锣戏、卷戏在清代的河南演出更是红火,一村开演,众村皆至,男女杂逐,百货俱集,村庄以组织演出锣戏为炫耀资本。官府认为这种演出误农时、伤风化,屡颁禁令,但屡禁不止。这些剧种的剧目、表演手段都大量被梆子戏吸收过来了。昆曲的一些曲牌在河南梆子中长期存在,当然,具体的演唱方法和伴奏已与原来面目大不相同,而是转化成豫剧的音乐素材。弋阳腔的扑跌武打技巧、许多关于英雄人物诸如杨继业、杨六郎、敬德、张飞的剧目和某些行当的称谓也被河南梆子吸收。豫剧既然能够与锣戏、卷戏同台演出,它们之间相通之处更多,或者说豫剧从锣戏和卷戏那里吸收了更多的东西。梆子戏的“二八板”“呱嗒嘴”与锣戏的“二板调子”“呱嗒嘴”、卷戏的“原板”“呱嗒嘴”唱法大体一致;梆子戏的“滚白”“慢板”与锣戏的“哭捻”、卷戏的“付子”非常接近;锣戏和卷戏极有特色的乐器尖子号、大铙、大钹曾在梆子戏中保留了很长时间。因此,河南梆子又是在吸收河南当时流行的一些剧种的某些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开封朱仙镇戏曲年画

清代中后期,随着多种声腔在中原的流播及兴盛,河南梆子亦经历了一个与诸腔互汇相融的阶段。“曲牌”向“板腔”变体,“本梆”与“外路梆”交融。不少艺人都是“一拿二”、“一拿三”或“一拿四”的高手,既会唱梆子、昆腔,也会唱锣戏、卷戏。河南梆子亦在这热闹的“杂陈”中更加趋向成熟。

河南梆子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发展十分迅速,到了清代末年,已在河南的地方戏剧种竞争中遥遥领先,成为中原剧坛的“霸主”。据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修志人员调查,清末河南梆子的流行区域,已由原来开封的“内十处”延伸到东至商丘、西至渑池、南至确山、北至安阳的广大地带。在这些梆子戏流行的县城和乡村,到处都有豫剧班社,到处都能听到梆子腔声。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记录了清代同治年间在修复明皇宫时捐款的70余个班社的名称,其中河南梆子班社竟占80%。红火的演出活动,广泛的流行地域,众多的演出班社,标志着河南梆子已进入了一个驰骋中原的勃兴时代。

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碑阴局部(上列捐款的戏班、演员名字及捐款数额)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