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未婚男性的生存水平、模式和家庭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收藏

在人口学中,生存分析也叫死亡分析,生存和死亡本身就是一对互补性的词,如同人口的生存概率是由死亡概率计算出的一样,对人口的生存水平、模式和周期的研究如果从人口死亡的视角理解就转变为研究人口的死亡水平、模式和周期。生存分析作为人口和相关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对认清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生命历程和随后的社会保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人口的性别失衡,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及其后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男性过剩人口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无法成婚。在我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大龄未婚男性群体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为了满足其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帮扶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因此,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生存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目前关于我国性别失衡背景下大龄未婚男性问题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来我国男性过剩人口的总量和婚姻市场中男性婚姻挤压的程度;二是大龄未婚男性对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影响及其引发的人口安全和健康等问题;三是大龄未婚男性的养老和社会保障研究。在上述研究中,如果不能考虑到大龄未婚男性群体和一般男性总体在生存水平和模式上的差异,不了解大龄未婚男性的健康和寿命与一般男性的差异,那么研究结果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相关保障政策的制定。

针对上述问题,本章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的汇总和抽样数据,对我国未婚男性的生存死亡状况进行研究,构建了我国未婚男性的生命表,对失婚和非失婚男性在生存水平和模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未婚男性群体内部依照分城乡和受教育程度的生存、死亡差异也进行了分析。通过进一步对比未婚和非失婚男性在个人和家庭生命周期上的差异,结合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指出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大龄未婚男性群体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弱势群体将长期存在。充分认识该群体的死亡特征,准确把握当前该群体的生命历程、健康和社会保障情况,对相关研究的发展和政策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