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亚文化、文化和阶级
在线阅读 收藏

我们在本文中的话题是青年文化,我们旨在解释青年文化现象以及它们在战后的征兆。当然,大众媒介对此已有过连篇累牍的讨论。但是,这些研究和分析只是从青年文化引人注目的特性入手,大部分是在混淆视听,为这一话题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息。这些研究构成了我们需要去解释的一部分现象。这样,我们首先必须清理地面,尽量看清那些遮蔽而非澄清问题的解释和神话。首先,通过一定程度上颠覆某些目前所谓适当解释了的青年文化的概念,建构起青年文化的主题。在揭穿这种流行的解释时,我们也需保持谨慎,以免我们在泼洗澡水时把孩子一起倒掉。

尽管青年文化一直以来有着比较高的曝光率,但对它们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进行评估还是很困难的。作为战后英国新兴的人群,“青年”再现了这一期间某些最令人震惊的社会变迁。“青年”成了政府报告、新法规和官方干预的焦点。卫道士们把青年文化看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某种我们“需要加以处理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里程碑,青年在关于这一时期的理解、诠释和准解释(quasi-explanations)的架构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正如关于流行出版物和社会变迁的朗特利(Rowntree)研究所指出的:

不仅在《每周快报》(the Daily Express)和《镜报》上,而且可能在这一时期的所有报刊上,青年都是社会变迁的一种有力而隐蔽的隐喻,亦即从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角度看是剧烈变化的社会之缩影。(Smith,1975)

目前,很难说在大量醒目的现象和历史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的青年文化是纯粹的媒体建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然而,如葛兰西提醒我们的那样:“在研究一种结构时,有必要把命名为有机变迁(organic movement)(相对持久)和‘结合的’(conjunctural)变迁,以及似乎是偶然的、短暂的几乎是意外的变迁,区别开来。”这种研究旨在去“发现在根本变迁和结合变迁之间的正确联系”(葛兰西,1971:177)。这种“现象的形式”——青年文化——只是为这样一种分析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我们不能再对这种发展视而不见(如同老左派的“怀疑论”一样,参看最近的《今日马克思》上的争论),也不能被这种发展所蒙蔽(如同新左派的一些有幻觉的理想主义者时常遭遇的那样)。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