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在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发展,这不仅是关系到北京今后的发展战略问题,而且,对提升北京的国际化形象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回顾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所走过的路程,总结其经验,分析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对北京市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傅正华: 男,1958年4月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自然辩证法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6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出版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我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专著,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科技论坛》、《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王媛: 女,1958年11月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信息传播系主任。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3部。
牛芳: 女,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平原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4月毕业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技术经济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技术市场、科技保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财经问题研究》、《中国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编著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我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