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立足岗位勤磨砺 干好本职赢未来
在线阅读 收藏

我今年32岁,是1997年从北京钢校毕业来到首钢的,在高速线材厂的岗位是精轧机调整,就是根据轧制的钢种和规格,及时对精轧机导卫和红坯尺寸进行调节,获得需要的盘条尺寸。调整是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可以说调整工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盘条质量。一进厂就来到这么重要的岗位,当时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是热轧机,轧件温度接近1000℃,别说碰上,就是被他嘘一下也受不了。老职工说“干轧钢就没有不挨烫的”,尤其是我们这些新职工,因为对周围环境还不十分熟悉,被红钢嘘一下,被灼热的设备烫一下,是常有的事。再加上换规格时,每套四五十斤重的轧辊和导卫,要一片一片用手托上去,再紧固好,一次活儿干下来,衣服早被汗水湿透了,几次下来,每天的工作服脱下往那一放都能立着。由于技术不熟练,一开始经常出现憋钢和废品等问题,最多的一次一个班憋了6趟钢、出了9根废品。受考核、挨批评事小,让人家说咱专门学轧钢的技术差,这脸面上的事实在太大。艰苦的环境,工作上接连受挫,对我们这些新职工都是现实的考验。记得和我一起入厂的两个同学,实在承受不了这样的挑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选择放弃,出去自谋职业了。

面对困难挫折,我该怎么办?放弃这里可以到外面寻找更好的机会,而坚持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思来想去,选择认输不是我的性格,我相信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别人能干的事,我就一定能干,而且还要干得更好。我认准了一个理儿:坚持就能胜利。打定了主意,我重新鼓起勇气,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每当发生工艺故障,我都冲在前面,增强动手、动脑和认知能力。处理完以后,我每次都要记下故障原因,以便今后进行分析对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及时向师傅请教,不放过每个环节和疑虑。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保证平时积累的东西长时间不忘,我坚持做笔记,养成习惯。上班时口袋里装个笔记本,把我认为有用的东西随手记下来,等有时间了再总结归纳。这十几年,记满了大大小小12个笔记本,有20多万字。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对控制盘条尺寸精度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经常是一个月下来一根废品也没有,在月度评比和年度评比中,我的成绩开始显现出来。

2003年8月,厂里组织了一次轧钢工技术比赛。对企业来说,那只是众多技术比武中的一次。但是对我来说,参加比赛是对我工作六年的考核和检验。我把上学时的专业书籍全都找了出来,仔细阅读,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抓紧学习,用心感受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与书本理论的结合。那次比赛我取得了第一名。这是我参加工作后获得的首个第一,当时甭提多高兴了。按照比赛规定,考试前三名去昆明钢铁公司参加培训,准备来年的全国冶金行业技术比赛。2003年9月底,我和其他几个工种的十几个人去昆钢,正式接受全国大赛前的集训。

上班六年多还是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能够借这个机会好好欣赏一下昆明的风景真是再好不过了。但是这样难得的培训机会时刻都在提醒我,集中精力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一旦真的到了全国比赛现场,面对的可都是国内的轧钢“高手”,就凭自己六年多的工作经验,实在没把握。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培训期间几乎连昆钢大门都没有出过,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生产线上。而且,我还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天带一个问题到现场,力争在当天找到解决的方案。其中,处理“辊错”的问题,就是在那时候找到答案的。

“辊错”是每次检修换辊后,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经常造成新换上的成品辊上下不能完全对正,出现错位现象,结果导致盘条椭圆度超差,造成废品。“辊错”问题是困扰首钢高线厂多年的一个老问题,过去规格单一,换辊周期长,还不太明显。随着首钢产品结构调整,品种钢大幅增加,换辊频率加大,“辊错”现象越来越成为制约产品开发的一个瓶颈。我了解到,昆钢不存在“辊错”问题。带着这个疑问,我虚心向昆钢的师傅请教。然而得到的答案却让我很惊讶,原来昆钢的师傅解决“辊错”问题只用一个手电筒和一面小镜子,过程就是用手电筒通过轧辊孔型,从一侧向另一侧的小镜子上照,如果投射到镜子上的图像是圆形,就证明轧辊安装到位了,否则就是“辊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简单的镜像投射原理。我把这个办法带回厂,很快得到了推广,影响高线厂多年的老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说实话,代表首钢跟全国的轧钢“高手”过招,是一次向更高水平的挑战,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关系到首钢的荣誉。然而自己只有中专学历和6年的工作经验,要想在全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谈何容易。于是我开始更加系统地学习轧钢专业知识,专门去冶金工业出版社购买了《塑性变形理论》、《金属学与热处理》、《压力加工》等专业书籍,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学习两小时以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同时,为了增加知识储备,我报名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始继续深造,为将来做好准备。

我的家在大兴区,离单位30多公里,每天坐公交车长达4个小时甚至更多。以前坐在车上除了睡觉就是看看报纸,自从买了这些轧钢专业书,这4个多小时的路程就成了我学习的时间。记得有一次,我在车上看《轧钢工艺学》,有一节讲到“前滑”。“前滑”是轧钢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而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轧件“打滑”造成憋钢的现象。《轧钢工艺学》详细讲解了保证“前滑”、避免“打滑”的各种方法。看到与生产联系这么紧密的知识,我被深深吸引了,竟然坐过了站,直到终点站被售票员喊下了车。关于“前滑”的内容,我又做了进一步的整理,成为我创造最佳操作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次全国冶金行业技术比赛,最后因为名额有限,每个钢厂只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单位考虑了各方面条件,没有派我去。即便如此,我付出的努力却为以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2004年5月,北京市举办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上次没能参加全国冶金行业比赛,我就憋了一股劲,这次一定要拼一把。决赛前有一个月准备时间,我除了上班,其他时间全用在学习上。看到我这么用功,妻子很理解我,默默地支持我,做饭、洗衣服,把全部家务都承担起来,有时间还给我提问,配合我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决赛,我取得了北京市轧钢工技能比赛第一名,并被北京市劳动保障部门授予高级技师称号,我和其他专业共7个人,成为当时首钢第一批高级技师,那时我不满27岁,也因此成为当时首钢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在高兴之余,我也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因为这个“高级技师”的称号,毕竟只是在一次比赛中获得的。如果不能成为工作中真正的“高级技师”,这个称号就是徒有虚名。要想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就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更加精益求精,处理好生产中的问题,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个细节。

有一阵子,线材表面经常出现鱼鳞状的翘皮,俗称“结疤”,有一天竟造成10多支废品,直到下班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交班后,其他同志都陆续离开了,我坚持留在现场,一面仔细观察,一面协助接班的同事继续处理。两个多小时后,故障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还是没找到症结所在。第二天,我提前3个小时来到岗位,得知这个班把以往处理结疤缺陷的方法都用过了,还是没有把问题解决掉,已经造成7支废品。我仔细观察这条轧线所有的进出口导位及轧槽的磨损情况,发现在四号活套推套轮的边缘有被磨损过的痕迹。我一边看着这个推套轮,一边联想轧钢时的情形,轧件肯定是在经过推套轮时发生偏斜,而被划伤,最终导致结疤。为了验证我的推断,我找来当班的调整工对这个推套轮进行了更换,并且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经过处理,生产的盘条表面光洁度非常高,彻底解决了结疤缺陷。

从“苦干三年,打好四个基础”到深入开展创新创优创业,首钢的经营生产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高线厂的产品结构也从主要生产普碳钢、大路货,转向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种钢为主要产品,拳头产品的比例从原来不足20%迅速增加到70%以上。打造精品长材,实施品牌战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目标。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产品比较单一,一个品种有时连续干十几天。而现在的生产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我们能够生产的规格达到十几个,品种更是多达几十个。每更换一个品种,就需要对轧机系统重新调整,换上对应的导卫和轧辊,然后校准、对正,有时一个班就要换三次品种规格,无疑加大了生产的难度。别看批量小,现在轧的材却比以前的值钱多了,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像82B、帘线钢、合金焊线等这些钢种,在市场好的时候一吨能卖到七八千元,一卷盘条就是一万多元。厂里提出要像轧金子一样对待每一支钢,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高附加值产品增多,对设备维护提出了考验。为了确保生产的稳定性,我把以前20分钟做一次取样测量缩短到10分钟,增加巡检次数,小心观察精轧机内各个导卫的运转情况,仔细察看成品尺寸和表面质量,一个班下来,光是巡检的路程就有5公里。辛苦的付出,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2007年2月,我荣幸地被厂里聘为“高速线材厂技术操作专家”,开始享受每月1000元的“专家津贴”。记得在颁发聘任证书时,厂领导对我说:高速线材厂从建厂到现在,你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名技术操作专家,希望你不辱使命,为首钢生产精品长材发挥重要作用。领导的话不多,却深深激励着我。“操作专家”这四个字,代表的不仅是一个称号,更蕴含了一份责任、一种使命。

我暗下决心,为自己定出了这样的奋斗目标:实实在在地发挥出“专家”的作用,在建设新首钢、实现新发展的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出新的业绩,成为助推企业提高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的一个力量。

直径5.5毫米盘条是首钢高线厂能够生产的最小规格的产品,也是首钢高线的拳头产品,但由于直径小,尺寸精度控制难度大,实际的成材率最初只有94%多一点,几乎每次5.5规格的生产过程都伴随着憋钢多、废品多、设备故障多的“三多”现象,5.5规格也因此成为让人畏惧的难轧产品。在厂里开展的“持续创新工程”中,我把5.5规格作为自己的攻关课题,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攻下这道难关。每次轧5.5规格,我都要提前一个小时上岗,对前一班反映出的问题归纳、分类,把生产状况和故障情况一一都记在我随身带的笔记本里,然后定期进行分析、汇总。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积累,我把影响5.5规格生产的所有问题归纳为两大类,然后分别从控制加热温度、调整轧制过程中冷却水使用量,强化中轧的红坯尺寸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使令人畏惧的5.5规格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成材率从最初的94%提高到97%以上,每月的产量都在1万多吨,真正成为首钢高线产品中的“拳头”。我把几年来在工作中积累的有关拳头产品生产的操作要点和故障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整理形成了一套解决合金钢打滑憋钢的最佳操作法,在四个班推广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憋钢、废品量降低了30%。

一个人武功再高也是单打独斗,现代化、连续性的大生产需要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一支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职工队伍,这体现在整体力量上。作为厂里的操作专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带出更多的技术能手。我把自己总结摸索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班组内的年轻职工,搞好传帮带,先后带出了8名技术骨干。日常工作中,我对他们言传身教,耐心地讲解轧钢知识,教他们怎么调整精轧机,如何控制红坯堆拉关系和成品尺寸,怎样才能更精准地安装导卫和辊环。在我的指导和他们的努力下,几个“徒弟”都进步非常快,连续几个月在小指标竞赛和岗位测评中名列前茅,有的取得了高级工的技能证书,有两个人还获得了技师资格证书,在职工当中做出了表率。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首钢经营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战胜困难,总公司制定了“双五”目标成本倒推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化危为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越是困难的时候也越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候。面对从未有过的困难和挑战,我和班组成员按照厂里提出的“推进持续创新工程,打造物美价廉产品”的目标,精心做到勤巡检、勤观察、勤调整的“三勤”操作。从红坯调整到控制转数,从检修质量到执行规程,提出20多项保证顺稳、降低成本、控制消耗的措施,尽一切努力挖潜降耗,全力以赴,共渡难关。

由于热轧的工艺特点,决定了每根盘条轧制过程中两头都会产生缺陷,需要剪切干净才能出厂。而这些被剪掉的部分就成了中间消耗。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舍弃。例如直径5.5毫米的盘条,在打捆包装前,前头和后尾一共要剪切掉二十圈。这么多的成品一转眼就成了废弃物,真是既无奈、又可惜。能不能通过改进工艺,把两头的缺陷控制在最短范围内,减少这种消耗呢?这种想法也成为我们在“双五”目标成本倒推中,一个挖潜攻关的课题。我和班组的几个同事一起,从盘条经过每架轧机发生的变化,分析、模拟前后头缺陷产生的过程。几个月下来,摸索出一套通过调整红坯的堆钢与拉钢关系,控制轧制速度,保证微张力轧制的调整方法。经过成品取样检测,原来轧5.5规格时必须剪掉20圈才能确保出厂质量,现在只需剪掉10圈就能满足质量要求,这样每卷盘条可以减少一半的中间消耗,一个班下来,相当于用原有的坯料多轧出了两卷盘条、将近4吨的产品,同时,成材率也因此提高了0.2个百分点。

从走出校门进入工厂,这12年来,我始终抱定了最初的信念:要干得最好,成为一名出色的轧钢工。正是这种“坚持”,使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我深刻地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几年来,我先后被评为公司和市级青年岗位能手、首钢模范共产党员、北京市技术能手、厂级技能操作专家,顺利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并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技师津贴,2009年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个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获得这样的荣誉让我感到光荣和自豪。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是前进的动力。我感谢企业的关怀、师傅的教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是你们成就了我今天获得的荣耀,我会更加努力,回报一切关心、支持我的领导、亲人和朋友们。

现在,全体首钢人正在以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勇气,抵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首钢青年,我一定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立足岗位,带头创新创优创业,在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新首钢中贡献全部的智慧和汗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