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北京首钢开源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收藏

【开源中心领导名录】

经理:李京

副经理:张栋

党委副书记:任广举

(施启贤)

【概况】 北京首钢开源服务中心归口管理首钢在京子公司、独立厂的劳务派遣企业,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和业务指导。2003年初,成立北京首源劳务有限公司,负责吸纳安置北京主流程工序厂富余人员,与开源中心合署办公。2004年以来,首源公司在主流程单位累计设立17个劳务派遣工作站,安置富余人员7055人。首钢劳务派遣企业累计享受政府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1.38亿元(其中,首源公司6316.8万元),全部纳入首钢总公司创业基金。2009年,面对北京主流程停产日益临近的形势,开源中心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超前做好停产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准备工作,加强劳务用工管理,搞好劳务派遣企业的经营生产;首源公司15个工作站4813名职工的管理关系划转返回原单位。年末,开源中心有职工92人,首源公司有职工285人。首钢劳务派遣企业2009年享受政府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54.69万元,其中首源公司享受补贴43万元。

(施启贤)

【人员划转安置】 随着首钢“一业多地”发展和搬迁调整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北京主流程单位支援新项目对全体职工进行统一分流安置的需要,春节前,首源公司总结设备维检工作站2232名职工、型材工作站65名职工平稳返回主流程单位的经验,向首钢总公司提出《关于调整首源公司各工作站管理关系的请示》。根据总公司决定,主流程15个工作站4813名职工返回原单位,首源公司完成了人员管理关系的划转工作。开源中心的管理职能,向劳务基地开发、劳务用工管理、强化“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的功能、研究政府再就业政策等方面转变。

(彭永田)

【富余人员再就业】 2009年,开源中心继续与石景山区劳动保障局合作,强化“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的功能。就业中心成立后,累计为6795名(2009年1657名)首钢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和内退职工服务,跟踪富余人员的再就业情况,汇总统计,并向区劳动保障局反馈。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年内发布信息32期,提供就业岗位159个226人,为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创造了条件。向社会单位推荐就业111人,完成了北京碧水源科技公司、新阳供热公司等单位招聘洽谈会的组织工作。按照市、区劳动保障局要求,完成了8159名富余人员《北京市再就业优惠证》年度注册工作。

(彭永田)

【劳务用工管理】 年内,首钢制定实施《2009年至2010年人力资源平衡方案》,优化北京主流程的劳动组织,精简编制,压缩定员1600余人,以劳务工置换出骨干支援新项目,超前分流安置人员。劳务用工增加,部分劳务工已经进入主要、关键生产岗位,既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对主流程单位生产组织、安全等专业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和影响。特别是2010年底北京钢铁主流程“热的部分”全部停产,在劳务用工人员中也产生一些思想波动。总公司劳资部、开源中心召开劳务派遣单位和主流程单位专业会,落实《全面加强劳务派遣工作管理的通知》、《加强暑期劳务用工安全管理的通知》、《加强劳务用工管理开展“国庆平安行动”的通知》,动态掌握并检查指导主流程单位的劳务用工管理。首源公司贯彻朱继民董事长“劳务工的思想状况请调研一下,研究针对性办法”的批示,对劳务用工思想状况、管理经验进行调研,分别组织用工单位、劳务人员座谈会,向总公司上报“关于劳务工思想状况的调研反馈”,剖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解决办法,保证劳务用工队伍特别是主要、关键岗位的劳务人员思想稳定。加强劳务基地开发管理,组织炼铁厂、第二炼钢厂与石家庄新华冶金技工学校合作,开展炼钢、连铸、高压维护电工定向委托培训,提出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岗前实习等要求。完成内蒙古、河北、甘肃等劳务基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新招劳务人员596名,完成了运输部136名劳务人员的协调配备工作。

(刘伟民)

【增收节支】 2009年,首钢劳务派遣企业营业收入3322万元。开源中心加强企业月计划检查考核,实施目标成本倒推机制。堆焊厂修复备件消化存料,降低成本,减少了资金占用;机电厂回收废旧托辊再加工,节约原材料费用38万元;迁钢修理厂实施合理化建议12项,轴头再利用、改进工装提高效率等项目取得实效;首源公务用车服务中心通过修旧利废、加强保养,节约车辆修理费5万元;科室压缩招待费、办公用品费、通信费、租车费,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节约管理费10万元。在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总公司下调价格情况下积极承揽业务,增加营业收入,其中迁钢修理厂收入882万元,堆焊修复厂收入468万元,机电修配一厂收入103万元,修配二厂收入107万元;公务用车中心收入517万元,劳动力市场部外用工管理费247万元,其他营业收入1038万元。

(张小继)

【队伍建设】 年内,开源中心党委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购买光盘和书籍,加强形势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政务、厂务公开。稳定职工收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确保思想稳定。建立三支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完成择优升级工作。构建和谐企业,关心群众生活,及时解决困难。为13户困难职工发放困补4700元。除了节假日走访慰问以外,每逢职工家有变故,中心领导都亲自登门,问寒问暖。组织职业技能培训51人,特殊工种取证复审134人,班组长、后备班组长培训20人,参加各类讲座212人,“三规一制”培训考试114人。

(施启贤)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