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亚的丝路之争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Central Asia’s Silk Road Rivalries

文章框架:“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与地缘政治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两大战略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尚未推动新疆和中亚之间贸易份额的增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和中国的新周边外交政策都旨在促进中国周边地区的亲华态度;“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实施防止腐败的措施,也没有强调改进法治或治理的规则。

观点摘要:

1.“丝绸之路经济带”(SREB)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BRI)最大的陆上组成部分,该倡议雄心勃勃,旨在投资1万亿美元修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新型运输和贸易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两个组成部分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共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目的是改善欧亚大陆与欧洲之间的连通性,中亚对该倡议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

2.“一带一路”这一举措被标记为一项“倡议”,因为它没有具体的目标或战略,缺乏制度结构。中国各部委、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似乎都在制订自己的连通计划,以呼应广泛的“一带一路”概念。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组成部分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成了一个整合已有独立项目、投资和举措的新“外衣”。

3.在经济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发展新市场,缓解国家铝、钢铁、建筑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从而提振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中国希望成为欧亚各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并开辟新的欧亚贸易路线。中国决策者希望能够缩小较贫穷的中西部内陆地区与较繁荣的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4.在地缘政治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实施“周边外交”政策的关键,“周边外交”政策旨在通过提供交通运输和电力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以改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这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经济框架,利用中国的优势(即大量资本储蓄与优惠贷款、工程技术知识和生产建设能力)来发挥政治影响力,为中国制定新的全球化议程。正如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所显示的那样,“一带一路”倡议也帮助中国成为一个崛起的国内外议程制定者。

5.“一带一路”倡议也有隐含的意识形态因素。事实上,这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构成挑战,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结构性政策改革与技术援助,如在教育和卫生等部门的改革与援助,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中国政府希望国家主导的以信贷为主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案可以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成功,那么它将成为新型国际秩序的基础,其中中国扮演领导角色。在这个意义上,中亚是中国实践对外政策新思想的试验场。资金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至关重要。2017年3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投资已经超过500亿美元,2014~2016年,中国共签订了价值约3049亿美元的新建设项目合同。具体数值很难计算。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用于为“一带一路”沿岸及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及其他项目提供投资及融资帮助。

6.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拥有1000亿美元的资本,预计将成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融资来源,尽管亚投行第一年仅发放了20亿美元贷款,而且主要是与其他多边贷款机构合作。

7.中国官方文件突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标,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金融一体化及文化、教育和旅游交流。除了丝绸之路的古老起源之外,这一想法在中国现代规划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中国的战略家最近又重新为这一概念注入活力,作为欧亚大陆枢纽或中国的“西进”战略(以抗衡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将国内的西部大开发扩展到中亚,因为中国在中亚与美国存在很少的竞争。

8.“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两大战略目标。首先,为中国提供进口、出口和能源供应替代路线,并减少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战略航道的依赖。其次,在中国西部边境两侧建立一个稳定的区域。中国在该区域关注的主要安全和稳定问题(中国希望“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帮助解决的)一直是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自治区与8个国家接壤,有15个无水港并且自然资源丰富,这使其成为通向其他市场和文化领域的战略关键门户。在新疆2200万人口中,约46%是维吾尔族人,这些人是与中亚和土耳其有着历史和文化联系的穆斯林人口。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长期紧张的关系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根源。来自其他省份的大量国家主导的投资和移民促进了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但也扩大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引起了维吾尔人对文化同化的焦虑,并呼吁拥有更大的自治权。

9.“丝绸之路经济带”迄今为止对新疆的主要影响一直是通过国家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大部分已经被投资于管道建设),推动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至高水平。到目前为止,“丝绸之路经济带”尚未推动新疆和中亚之间贸易份额的增加,也没有实现新疆自身贸易份额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枢纽和经济特区(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在多大程度上被证明是在经济上可行的,它们可能会增加贸易和投资,并创造机会,特别是为大公司和国有实体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造机会。

10.为了支持北京方面对新疆的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了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包括5个中亚共和国中的4个,还包括俄罗斯和中国,以及自2017年6月以来重点关注安全和反恐问题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上海合作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这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形象,扩大其地区影响力,但该组织的效用有限。虽然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一个经济参与者,但俄罗斯对此表示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扩大其经济影响力提供了另一个框架。

11.“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的重点是沿着两条宽阔的运输走廊(通过互联互通推动了经济合作)改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新的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途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连接中国与欧洲,该走廊建立在现有的铁路和道路基础设施之上,但俄罗斯在开发新的运输能力方面进展缓慢。

12.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和商业投资有可能改变中亚地区,恢复中国与伊朗、中东、高加索和东欧的联系,使区域联系有所改善,并承诺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然而,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和商业投资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和风险。中国政府的一份官方白皮书强调其合作性质,旨在协调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主张应“通过协商共同构建,以满足各方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试图缓和当地对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怀疑,并希望“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改善中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特别是,它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与现有的国家计划合作。虽然成为欧亚经济联盟(EEU)成员的过程复杂,但“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对参与者实施超国家治理结构和规则。引人注目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和中国的新周边外交政策都旨在促进中国周边地区的亲华态度。但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每个中亚国家,反华情绪普遍存在,而种族主义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公开的。一些地方政界人士将其视为排外倾向的一部分,但出于历史原因认为应该与中国加强合作。亲华和惧华的兴起将影响中亚地区的政治、地缘战略和文化状况,要么加快、要么放慢中国的扩展速度。

13.一些消极态度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尤为明显。根据民意调查,更多的吉尔吉斯斯坦人认为中国崛起是一种经济威胁而不是合作机会;他们还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欧盟视为更重要的经济伙伴。这种看法在哈萨克斯坦的民族主义者中尤其明显,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担忧主要是在经济方面。诸如放宽对中国游客签证制度等举措遭到了民族主义者的尖锐批评。在吉尔吉斯斯坦,反华情绪常常引发抗议,或被政治领导人用来动员以反对中国企业。

14.不出意料的是,不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欧洲经济组织都没有实施防止腐败的措施,也没有强调改进法治或治理的规则。虽然中国通过诸如亚投行这样的机构强调其遵守国际治理标准的承诺,但中国在中亚投资的高层腐败事件频繁发生,历来如此,包括对高级官员的贿赂。中国投资者往往投资于易腐败的行业,如采矿业,在该行业中,国家执照被非法获得,只能转售给其他投标人。2016年9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负责人据报道涉嫌受贿100万美元而被捕。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华总商会会长承认,“一些中国投资者也加入了这些肮脏的交易”。像其他投资者一样,中国企业在复杂和腐败的官僚制度方面也面临着问题。

15.腐败的部分问题是许多交易缺乏透明度,一些企业在选择时没有经历竞争性招标。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发展银行为政府提供软贷款,用于支付中国企业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的费用。例如,中国于2013年向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提供了3.85亿美元贷款,用于由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TBEA)对比什凯克热电厂进行的改造工作。这个过程引起了吉尔吉斯斯坦议员的争议,他们被告知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做出了这一决定。据热电厂负责人Salaydin Avazov所说:“如果我们有钱重建,我们会举行招标。既然没有钱,我们就要同意进出口银行的条款。”而中国和中亚政府则认为,不招标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鉴于不同公司会出现不准确的信息,这也给管理不善和腐败提供了一定空间。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