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方案”与马克思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收藏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5月17日)

探寻“中国方案”的文化因子,不能不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放在重要的地位。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同样是一种文化存在。如果我们只限于在政治上讨论、研究马克思主义,那就忽略和轻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属性。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并影响人的思想体系,其文化属性是十分确定的。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既依靠国家机器,又依靠“文化领导权”,正是“文化领导权”使得资产阶级赢得社会各阶级的支持,从而拥有了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必须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传播同样依靠文化载体。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工人运动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正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本(如《共产党宣言》)的学习,接收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又通过对现实、历史的思考,将马克思主义由静止的文本转变为思想的指导和行动的指南。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同样经历了由文化存在转向政治选择的路径。19世纪中期,世界上已经存在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组织,彼时的中国对此还浑然不知。直到1899年2月,上海媒体才最早关注马克思主义。而《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出版,更是1920年的事了。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无疑是以文化存在为起点,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属性十分强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格、文化逻辑、文化根基值得深入发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