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以中俄合作促进东北新一轮改革和调整
在线阅读 收藏

自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新的挑战。2013年后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其一,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东北地区形成了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这种路径依赖已经遇到严重“瓶颈”。产业结构不优、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东北经济发展。其二,体制机制改革仍不完全,转型发展缓慢,市场化进程迟缓。这两个问题在对俄合作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东北地区虽然是对俄合作的前沿,但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产业构成与俄罗斯近似,形成了结构同质化。这也是东北对俄经贸合作更多扮演“通道”角色、对俄开放和为拉动当地经济贡献不够突出的一个原因。虽然早在十年前全国对俄贸易就已以机电类商品为主,而在东北,情况却相反,机电类商品对俄出口占比一直较小。以工业基础较好、对俄贸易占东北地区比例最大的黑龙江省为例,对俄机电类商品出口占比从未超过30%。由于东北轻工产业并不占优势,可以想见,占对俄出口近一半的此类商品很少是东北本地产品。2015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中只有7亿美元为本地产品,只占总出口额的29%。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随着其他省份对俄合作的深入,东北沿边的通道经济成分恐怕愈发固化。

在经济增长和对俄罗斯贸易双下行的压力下,中国东北地区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与进一步推动开放结合起来,要充分意识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东北地区新一轮改革和调整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的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