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地方资源
在线阅读 收藏

地方文学资源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源,因此,在文学日趋多元多样发展的今天,将文学的地域意义和民族意义放大,以审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由来已久的观念规约,似已成为十分必要的行为。中国是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文学形态应远远超过现代以来的主流文学范畴,更不是单纯的精英文学意识所能涵容。在现代性进程中,与民族国家一道成长的,是56个民族汇聚的伟大阵容,民族文学的丰富意义正在于书写了共同目标下的不同心路。它们的审美选择和价值追求,它们的讲述方式和话语内涵,犹如它们所依傍并根植的美丽山水一样,魅力无限又意味迥然,并不服从于单一的欣赏兴趣和理解思维。在这里,需要的是“换一种方式”,甚至“换一种观念”,这样,另一种新的文学景致将会改变我们由来已久的视野,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也必将得到业已存在的多民族多区域原生写作的佐证与支撑。

这正是我们思考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关系的起点。在2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的云南,自20世纪以来,我们发现,民族文学写作的成就与困惑共生,边缘化与主流化交织……每一种选择取向中似乎都包含与之背反的价值因素。也正因此,在我们反思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观念之时,云南民族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代表性。我深信,通过不断展开的意义追寻与审思,在其粗糙的硬度下面,必能发现精华与原创意味,一种本土化的理论成分,这将有补于过分西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使之展现出某些中国特色和本土意义。

当代云南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与当代云南民族文学创作共同发展,体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实践过程,又是一种理论诉求。从实践角度看,当代云南民族文化研究为它提供了具有多民族特色和本土成分的前提与背景,省外当代云南民族文学研究发挥了推进作用,它自身在追求中形成“云南民族特色”、当代文化视点、“整体性思维”倾向和文学史意识,但在观念、方法和理论目标上还存在不足。从理论诉求角度看,将思考植入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国主流文学及多民族文学关系之中充分凸显多民族文学研究的价值,是提升当代云南民族文学研究成效,真正实现由边缘到中心发展,获得更多话语资格和建构力量的必要路径。

当代城市的文化方向被强制规范为现代性的同质化趋势,这使城市成为攫取与消耗地方资源的最大场所。城市文化与地方资源应该保持恰当关系:城市应该尊重自然与人文传统,使其文化构建既与地方资源相协调,又体现出新的发展活力。这在云南边疆城市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以滇中城市群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曲靖为例,可以看到地方资源与边疆城市的文化建构思路与实践案例,这对于汇聚地方资源打造城市文化特色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