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人力资源蓝皮书》】腾讯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呈现集成创新发展新格局,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2-08-16

  2022年7月28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平台,经过十余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产业园呈现协调发展新格局。自2010年至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相关省市陆续建立了上海、重庆、中原、苏州等24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各地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园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二是产业园集聚引领示范作用凸显。截至2021年底,2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了全国近7%的人力资源机构(4010家),其中国内外知名企业及本土骨干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48家,全国及升级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267家,构成了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专业性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载体,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集聚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实现经济社会人才效益“三丰收”。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产业园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推行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疫情期间营业收入和税收的逆势上扬。2021年,2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3905亿元,纳税额107亿元,营收、纳税额连续四年持续稳步增长,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021年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服务各类人员4328万人次,为224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充分发挥了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四是圆满完成了规划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加大对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如,苏州、重庆、成都等多家产业园正在启动新一轮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上海、北京、杭州等产业园出台了人才引进和鼓励机构引才的相关政策,成都、中原等产业园出台创新扶持奖励政策,为园区企业和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五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营机制。产业园坚持标准化、制度化建园,逐渐完善园区人力资源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入园管理制度、退园机制、物业管理等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协调作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市场主体作用,形成了高校、良性运转的协同工作机制。六是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和特色服务。产业园将人力资源领域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有机结合,协调市场监管、税务、工伤等部门在园区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打造多元化、立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产业与事业联动融合、互利双赢的多功能园区。同时,产业园发挥优势和特色,为入驻企业提供产业对接、素质提升、创业孵化、投融资等专业化特色服务。七是积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各地产业园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现代通信、音视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搭建“互联网+”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人才综合服务云平台,开展行业大数据分析、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完善智慧园区建设。八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基础研究迈出新步伐。重庆、中原、海峡产业园以产业园为依托成立产业研究院,上海、北京产业园加强产业园标准化建设,多地产业园建立了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行业和产业园统计工作。

  蓝皮书认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一是随着产业园入驻企业的不断积聚和业务功能的不断拓展,部分园区楼宇载体办公空间接近峰值,公共会议室、培训教室等共享场所仍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交通出行存在车位少、停车难、公共交通不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完善载体建设配套设施,并加强部门专项部门任务协作效率。二是部分国家级产业园存在发展规划不齐全、不完备的问题,部分产业园在产业园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需要加强,部分产业园存在为园区企业提供的房租补贴、物管补贴、税收奖励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的现象,产业园发展规划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细化。三是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决策协调、管理运营、服务保障等职能缺乏清晰主题,真正实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化运营”管理运营模式的园区较少,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四是信息化品牌化服务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引进扶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企业和加强智慧园区建设等,并加强金融平台搭建、品牌推广、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五是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均衡,部分产业园在机构数量和发展质量上存在明显差距。六是园区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发挥在服务新兴战略产业、产痛产业转型升级、参与脱贫攻坚、治理共同富裕等公益性活动等方面的意识。

  因此,蓝皮书认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目前已经跨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载体设施配套建设,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特色服务,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园区对外宣传推广交流,提升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和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积极推进,以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