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0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600098)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了发布了《广州蓝皮书:2022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下称:蓝皮书)。记者从蓝皮书中了解到,广州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赋能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较2020年增长近十个百分点。
《广州蓝皮书:2022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现场
全年经济运行平稳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蓝皮书指出,2021年,广州有力有效应对疫情波动、缺芯缺电缺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经济运行等多重挑战,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赋能高质量发展格局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广州将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投资结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夯实投资增长基础,全力促进消费回补,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稳步回升。
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新型消费保持畅旺,2021年广州消费市场持续改善,消费能级稳步提升。仅2021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000亿元,同比增长近19个百分点。纵观全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较2020年增长近十个百分点。广州先后举办2021年网上年货节广州专场、第三届双品网购节广州专场、第二届直播电商节等系列网上促消费活动,并发动全市电商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促销活动,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较去年增长12.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20%,其中,直播电商助力商贸转型作为有力“助推器”,入选广州全面深化改革八大经典案例,全国直播电商百强地区中广州占据9席。
同时,广州货运量持续恢复,完成货运量98175.32万吨,同比增长6.0%。在“快递下乡、进场、出海”政策的推动下,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显著恢复,全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06.78亿件,同比增长40.2%,两年平均增长29.7%,广州邮政快递业正式迈入“百亿件”时代。
全市规上服务业年人均薪酬达14.71万元
广州市统计局服务业处课题组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期末用工人数227.71万人,同比下降3.4%,主要由于头部企业全国性业务布局,部分企业业务迁至外市,导致用工人数减少,商务服务业期末用工人数同比下降11.4%;教育行业受“双减”政策影响,期末用工人数同比下降11.0%。全市规上服务业全年合计实现应付职工薪酬3348.68亿元,同比增长14.8%,年人均薪酬达14.71万元,同比增长18.9%,其中水上运输业、新闻和出版业效益较好,人均薪酬突破30万元,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等高技术服务相关行业年均薪酬突破20万元。
同期,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企业经营保持相对稳定。2020年广州市出台“48条”等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负。2021年广州市规上服务业税收增长明显,两税合计实现382.54亿元,同比增长16.8%。
学业辅导类教育需降温 文体类教育需进一步提升
根据市统计局数据,2016-2020年广州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而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仅增长3.6%。人均消费性支出占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75.4%降至2020年的64.8%。其中,课业辅导类培训支出增速较快,2021年上半年,以课外辅导机构为主的其他未列明教育业开票销售收入37.9亿元,占教育行业比重17.8%,两年平均增长26.9%。与之相比,文化艺术、体育培训占比仅2.38%、0.26%,近两年上半年分别平均增长7%、-32.2%,学业辅导类教育需要降温,文化艺术、体育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收入上看,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在扩大。据统计,高收入行业集中在房地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科技、高知识附加值产业,上述行业个人所得税占全行业比重从2018年48.1%提升至2020年52.8%。而且高收入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上述行业2020年个人所得税增速分别为10.2%、16.3%、5.3%、15.2%、24.9%、而承载从业人员较多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个人所得税合计占比从2018年14.9%降至2020年12.2%,且2020年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6.1%、3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