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社会》】信息时报:《广州蓝皮书:2022中国广州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发布 广州地铁及体育场馆基本实现AED全覆盖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2-09-13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粟华英) 昨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广州蓝皮书:2022中国广州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下称“蓝皮书”)。该蓝皮书指出,目前广州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数量大约600台,其中广州地铁、体育场馆基本实现AED全覆盖。

  鼓励公交车网约车配置AED 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非专业人员现场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记者从蓝皮书中了解到,据估算,目前广州公共场所配置AED设备数量约600台左右。其中,广州地铁、体育场馆基本实现AED设备全覆盖,截至2021年11月, 广州市体育局购置120台AED设备分配到市属体育场馆,其中32台放置在天河体育中心。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通过微信小程序“城市救命地图”查询相关配置信息:广州市11区可搜索到AED420台,配置AED设备最多的是天河、越秀和海珠,其次是番禺、增城和白云,再次是荔湾、黄埔,南沙、花都和从化三区配置最少。

  蓝皮书建议增加配置AED设备的数量和覆盖公共场所的范围。如以政府为主在公共场所配置AED,鼓励单位、个人捐赠,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配置,争取未来5至10年达到每10万人配置100台的标准。扩大市内配置AED设备的公共场所范围,在城市轨道交通以及交通场站、工厂车间、城市广场、社区、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商超、酒店、旅游景点、学校、幼儿园等人口密集、流动量大的场所内逐步推进配置。加强急救知识普及,培养大量现场急救“第一目击者”。

  建立移动AED,弥补现有固定AED布点不足,如建议在警用摩托车、警车、治安巡逻车、消防车上配置AED,同时鼓励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配置AED。还可考虑无人机AED,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事发地,还可通过其摄像头进行远程现场医疗评估和指挥施救。

  快递、外卖配送企业实行牌照管理

  蓝皮书还对广州电动自行车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实现电动车的现代化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蓝皮书建议,加强“源头治理”,对快递、外卖配送的关联企业从严监管。建议把快递、外卖配送企业纳入广州市运输行业的统一管理:实行牌照管理模式;另外,运用互联网高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如为配送电动车安装行车记录仪、摄像头;监管部门要与企业联网,对配送电动车运营实施全过程、实时动态监控;一旦发现配送电动车违反交规,监管部门应立马处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