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生态文明绿皮书》】新浪:研究称105国生态文明中国排倒数第二

作者:章轲    发布时间:2014-12-10

  整体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短板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过高。

  12月8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称,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但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却仍在拉大。

  “从获取的数据测算,在105个样本国家中,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位列倒数第二。”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严耕说。

  按照绿皮书公布的各国生态文明指数2014年排名,中国生态文明水平仅好于巴基斯坦,甚至不及越南、埃及、加纳和孟加拉国。生态文明指数排名前三的是澳大利亚、美国和芬兰。

  发展与保护正面临尴尬

  绿皮书介绍,根据最新数据的研究,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上升趋势,年度进步指数为2.92%。除了受社会发展强力推动以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映资源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绝对协调发展能力,年度增强4.72%。

  但国际比较表明,我国生态文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扩大。绿皮书认为,“中国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之中。”

  经济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致使环境遭到破坏,进而侵蚀了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的修复,环境污染的控制,资源的节约利用又不可能以经济增长的暂停为条件。

  对整个社会来说,经济增长是民生福祉改善的前提,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放弃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种消极应对生态危机的做法,因为这样会使生态环境保护失去资金来源,让生态修复、环境净化的紧迫任务仅依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应该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增长相结合,而不是对立起来。”严耕说。

  绿皮书以垃圾处理为例,许多发展中国家虽已实现城市生活垃圾100%的无害化处理,但处理方式仍然是填埋,资源化利用率其实不高,而部分发达国家整体无害化处理率虽未达到100%,但资源化利用率高,更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精神。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团队核心成员攀阳程表示,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同样面临协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由之路。

  多省生态文明难全面改善

  研究发现,我国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有的是农业大省,工业和服务业产值较低;有的是因为地理或历史原因,其生态涵养力低下;还有的是资源大省,走的是粗放式发展道路。这些省份都有其明显的短板和劣势。

  能源资源开采和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由于经济结构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协调水平又相对滞后,这些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很难期望这些省份在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文明的全面改善。”绿皮书说。

  河北省近年来由于污染严重而受到广泛关注。绿皮书介绍,短板比较明显,如河北的生态活力和环境质量分别排在倒数第一位和倒数第二位,很大原因是该省产业主要集中在污染较重的钢铁、玻璃(892, 7.00, 0.79%)等行业,生态环境的负担很重。

  同时由于“重工业多,服务业少,大路货多,深加工少”的产业格局,留在地方的税费收入较少,当地的社会服务水平偏低。因此,河北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弥补生态短板,起码要减少污染,加大治理力度,让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向积极方面转变。

  绿皮书称,甘肃、宁夏等地则是因为地理因素,干旱少雨,无法发展特色产业,这些省份的发展定位应更多放在生态环境维护上,“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向生态要效益,同时也可以发展特色旅游。

  “完善对领导干部的评价考核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代价等纳入考评体系,这对我国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说。

  绿皮书认为,应尽快树立“生态立国”的理念。严耕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策略,就是要“强体善用”,一方面要改变不合理的资源、环境利用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建设。根本途径就是要走一条协调发展道路,使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同时让资源利用真正转化为社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