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网:《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聚焦前沿问题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3-05-15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5月6日,由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2)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5G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企业领跑关键技术专利

  蓝皮书指出,5G连接数呈快速增长之势,全球各国的5G发展在商用投资、用户数量、产业贡献三方面突飞猛进。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GSA)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球有145个国家/地区的487家运营商已经投资5G网络,包括进行5G网络试验、获得牌照、规划、部署和开通网络,相比2020年底的412家增加了75家;商用方面,全球已有78个国家/地区的200家运营商推出符合3GPP标准的商用5G网络,其中187家运营商已推出5G移动服务,83家运营商推出了符合3GPP标准的5G FWA服务。此外,5G SA网络继续普及,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99家运营商投资5G SA网络,其中16个国家/地区的20家运营商已在公开网络中开通/部署5G SA网络。5G终端的全球部署也已经实现超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球已发布1257款5G终端,而一年前为559款,增长了125%。目前,全球有600多款终端支持5G SA网络。其中5G手机614款,比2020年底的278款增长超120%。

  用户数量上,2021年底5G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GSMA预测“2022年全球5G总连接数将达到10亿,至2025年,5G连接数占总连接数的比重将从2021年的8%提升到2025年的25%”。与此同时,4G主要增长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到2025年全球4G连接占比将从2021年58%的高峰值回落到55%。2022~2025年运营商资本支出预计达6200亿美元,其中85%会用于5G发展。随着5G网络部署范围不断扩大、5G手机更加普及以及更多5G服务的涌现,未来几年5G移动服务收入将快速增长,进而驱动全球移动服务总收入持续增长。

  产业贡献方面,以5G为核心的移动产业的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2021年移动技术和服务创造了4.5万亿美元的经济附加值,为全球贡献了5%GDP;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5万亿美元”。作为信息领域的核心使能技术,5G移动通信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驱动力。国际咨询公司马基特预测,到2035年5G有望在全球各行业中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2025年,我国5G商用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5G还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2030年5G将带动超过800万人就业,间接提供1150万个就业机会。

  聚焦中国的5G发展,中国企业领跑关键技术成为一大亮点。信息编码技术、新型上行传输技术、大规模阵列天线和核心网关键技术水平的进一步飞升使得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全球企业创新能力排行榜上位列前茅。不仅中国企业重视在中国提交5G相关专利申请,其他国家的企业也把中国作为5G专利申请的首要目标国家。中国企业华为在Polar码、无须调度许可的上行接入技术、大规模阵列天线、核心网关键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在全球范围内均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我国5G基站建设和移动服务双点开花:到2021年底,我国建成全球最大5G网,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推进。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全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2021年是我国5G网络快速发展的一年。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16.43亿户,其中5G用户达到3.55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数中占比达21.61%,较2021年第三季度有所下降,但较2020年底仍大幅增加1.56亿户,渗透率也增长了10%。2022年2月末,5G移动电话用户达3.84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2905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23.3%。

  2022年1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解读》。报告称,2021年,全行业加快“双千兆”建设,推动国家大数据中心发展,构建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新闻业加快转型 “数字”与“平台”齐头并进

  蓝皮书指出,2021年以来,全球新闻业不断从实践业务扩展和理论范式研讨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走向“数字”的深度转向和“平台”的发展走向。在理论研究的范式拓展上,全球范围内的新闻学研究促进了数字新闻学(Digital Journalism Studies)新范式的崛起:“新闻学研究正逐渐超越技术工具论的视角,融入更多思辨逻辑;数字新闻学在理念上对经典新闻学,尤其是新闻社会学范式不断延续;对数字新闻伦理研究的讨论仍需进一步深入。”在实践业务拓展上,全球新闻业不断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新闻报道、分发的模式在数字化转向这一方面渐入佳境。2022年是数字媒体品牌的成败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部分社交媒体平台算法规则的调整,许多数字媒体品牌面临挑战:一方面要跟传统媒体争夺受众,另一方面要跟其他平台竞争广告收入。2022年,更多的数字品牌将通过并购来追求规模效应,增加与广告商谈判的筹码,挑战谷歌和Facebook在广告领域的主导地位;传统媒体也希望通过收购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为搭售的订阅产品增加附加值,推动自身增长。此外,“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的影响也日趋明显,许多平台已推出激励政策,鼓励有影响力的独立作者、视频博主和播客源源不断地产出内容,为平台吸引流量。2022年,在注重个人影响力和明星效应的“创作者经济”下,主流媒体将更加积极地融入人才争夺大战,吸纳更多有影响力的独立创作者,将明星创作者的收入与机构收入挂钩,建章立制以奖励那些能为机构带来最多收益的人。据相关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在办公室办公和居家远程办公的‘混合办公’模式将成为全球新闻机构的常态,重新设计办公空间、升级技术、与员工协商更新聘用合同都是为此做出的新调整;2022年,为降低成本,吸引人才,新闻机构可能会倾向于削减实体办公空间,构建虚拟新闻编辑部;重新定义办公室角色,将更多的办公空间用于举办活动,增进与受众的互动”。

  同时,互联网新闻平台和平台型媒体的飞速崛起也预示着全球新闻业在“平台社会”的趋势之下拥抱平台、走向平台。以美国为例,可以看到互联网巨头正在重塑美国新闻业:互联网巨头重构了美国媒介生态,形成了新闻业的“操作系统”;新闻内容分发的权力正从媒体转移到以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和聚合型新闻应用为代表的平台新闻业手中。另外,苹果、微软互联网两巨头也开始在新闻内容上发力。Apple News已拥有9000万用户,而在Google Play商店,可以看到Microsoft News目前已有超100万的下载量。根据林晓华的研究,当前美国新闻业呈现的“三极”格局以“平台”为核心话题词:第一极是以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平台新闻业;第二极是平台型媒体,以BuzzFeed、YouTube、VOX为代表,并且,第二极格局中出现了BuzzFeed、YouTube等现象级平台媒体;第三极则是转型中的传统媒体阵营。与美国媒体一样,中国的新闻媒体同样存在互联网巨头的平台新闻业传播格局:“与脸书、谷歌对标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是腾讯(Tencent)、百度(Baidu),它们构建了中国最大的内容分发平台,而另一电商巨头阿里在媒体及广告市场也早有布局。”但是,应该警醒的是,“平台”接入社会尚且存在用户数据隐私权归属不清、“平台”的公共性难以界定和“平台”垄断造成不良社会后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球新闻业在走向“平台”的同时依旧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数字化时代以语音为媒介的交互方式正逐步成为人机交互的主流

  蓝皮书指出,数字化时代以语音为媒介的交互方式正逐步成为人机交互的主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性创新一直是全球技术研究的焦点。据德勤调查,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到2019年已达到1.9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人机交互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作为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的结合体,交互式人工智能(Convers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AI)将是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新一代话题制造者,不仅能够降低交互门槛,拓宽用户人群,还能够在各领域体现出广阔的应用场景与无限的商业价值。当下,正值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据《德勤交互式人工智能白皮书》,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由打造工作模式、重塑生活方式、构建信息桥梁以及促进人机智联的四大愿景组成,从交互式人工智能开始,人类社会将进一步重塑人与机器的关系,开拓人机交互新纪元。2021年11月,人工智能计算的引领者NVIDIA发布交互式人工智能化身技术平台Omniverse Avatar,集合了NVIDIA在语音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推荐引擎和模拟技术方面的技术,为创建人工智能助手打开了大门,将帮助处理数十亿的日常客户服务互动,带来更大的商业机会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此外,NVIDIA还在GPU技术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模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 Enterprise,该平台“充当物理上精确的3D虚拟世界的结缔组织”,利用英伟达芯片为企业客户构建强大的计算系统,起售价为每年9000美元,通过戴尔和联想集团等合作伙伴销售。

  Z世代正当时,数字技术“适老化”进入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议程

  蓝皮书指出,早在2019年,全球Z世代人口已占全球总人口的32%。截至2021年,中国Z世代群体活跃用户规模达到2.75亿,约占中国全体移动网民的22%。2021年是“Z世代”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关键一年,全球Z世代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数字消费习惯的全面养成已经引起全球媒体机构和广告产业的高度重视,全球传媒产业布局早已开辟出一块Z世代的专属地,在内容输出、广告营销、产品研发等多方面为Z世代在互联网空间的数字化栖居提供相应的优质资源。作为移动的一代,Z世代的消费潜力空前巨大。根据研究机构Deep Focus的《卡桑德拉报告》及IBM的调查,美国市场的Z世代的购买力表现令人惊讶(直接购买力为2000亿美元,非直接购买力为1万亿美元)。到2021年,Z世代已经开始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在数字消费方面,拥护国潮、国风产品的中国Z世代倾向于场景式体验购物和视频社交媒体的电商直播购买消费。同时,在Z世代的带动下,“懒”经济与偶像经济蓬勃兴起。此外,在儿童市场和银发经济快速成为市场增长点的前提下,“数字适老”开始进入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议程。据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联盟于2022年5月发布的《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报告(2022年)》,因应国家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的战略需求,中国的数字社会建设对数字适老嵌入社会的整体架构有所侧重,不断在政策引领上完善适老惠民顶层设计规划,通信提质上助力保障老年群体信息供给,应用优化上加快互联网服务适老化改造,终端创新上丰富智慧养老终端产品种类,评测闭环上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与体系,培训辅导上教会老年群体使用数字产品。未来,数字适老将进一步深度嵌入中国数字社会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中国媒体正在尝试走出“舒适圈”,扩大“朋友圈”

  蓝皮书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习惯于在自有传播渠道或自己的账号、栏目上发声,不太习惯在“别人的主场”上讲故事。近年来这方面有一些变化,中国媒体正在尝试走出“舒适圈”,以与外媒合作、向外媒供稿、在他人平台发声等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台积极在他人平台发声,例如,与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意大利等多国媒体以视频连线、直播访谈或发表署名文章等多种方式,主动讲述中国真实的疫情故事,驳斥西方媒体的歪曲与质疑。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报道传播范围,中国媒体积极扩大“朋友圈”,与外媒合作,通过联合采访、稿件共享、人员交流等合作方式加强对外发声,提升传播效果。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台北美总站与全美电视节目专业协会(NATPE)、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墨西哥6频道以及苹果TV、亚马逊Fire TV等驻在地媒体机构展开合作,北美总站制作的抗击疫情专题纪录片《武汉24小时》在50多个国家的180多家媒体平台播出。地方媒体也积极利用本地资源,拓展合作加强发声。如《新民晚报》海外版累计向18个国家合作华文媒体输出680余篇抗疫报道;东方网海外中心聚焦海外华侨华人资源,通过“美国头条”等自有媒体平台讲述中国防疫故事,还将部分海外用户的友好回复进行多次传播,打造了合作抗疫的积极氛围。

  中国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应以创新锚定未来发展方向

  2018年以来,为响应新时代需求,国际传播中心成为地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组织和新形态。多地根据国家与本地发展战略,借助媒体融合发展经验积累,加快当地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强调平台和矩阵建设,结合当地需求丰富传播业务,创新有利于汇聚资源的体制机制。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破解人力、资金、模式、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尽快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一是在国家战略下思考地方国际传播独特优势。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上的布局和设计。一方面找准自身定位,找准自身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另一方面要依靠自己和借助外力。当下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从传播导向转变为关系导向的趋势。相较国家层面,地方交流更容易做具体到人的工作。同时,地方可以弱化因国家间关系波动给国际传播和交往带来的影响,创造更宽阔的缓冲地带,通过跨国、跨文化交流为改善和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提供机会。

  二是主动抓住文化主线深入推进地方国际传播发展。文化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把握住文化交流,有助于地方国际传播中心跳出传统媒体业务,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思考业务拓展。凡是有利于人与人交流的都将被纳入其业务范畴。新媒体技术的表象下流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潜流,关注文化、围绕文化,才能充分借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潮流。不少地方国际传播中心都在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创产品上有所创新,通过设立艺术、文化空间加强国际传播。

  三是加强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的精准传播。相较中央级国际传播媒体和机构,地方国际传播的颗粒度更细,也更容易通过具体文化和生活的交往做深做细国际传播。多地国际传播中心开始关注活跃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红,并主动与之联系。此外,地方国际传播中心更容易与在华的外国人建立联系,多地国际传播中心都主动为外籍人士提供服务并吸纳他们加入国际传播过程之中。这都为精准国际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强化地方国际传播中关键技术的合作研发。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应将目光从单纯的呈现和传输技术转移到能够聚合关系、赋予意义的技术上来。相对于直接搭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平台,对于地方国际传播中心更加可操作的做法是结合具体交往情境,与技术类公司展开合作,开发满足本地在外人员和本地外籍人士实际需求的应用,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赋能升值,从而凝结成牢固的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