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世界能源蓝皮书》】中国网: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中国能源格局日益国际化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4-06-17

  核心观点

  中国能源安全目前和未来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石油进口源集中于中东、非洲且多为局势动荡地区需投入更多精力;中国石油海路运输途径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因而受到一些国家掣肘的可能性在增加;美国于2017年起对日本出口天然气将对亚太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从国内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过高,“高碳”式的能源消费方式直接造成高污染和高浪费。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能源安全”的实质,转变为“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观念。

  光明网北京6月16日电(李瑞英)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6月16日于北京举行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2014年会暨《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上,专家指出:中国能源格局日益国际化,目前和未来都将面临严竣挑战,我们需树立“能源安全”新观念。

  《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由黄晓勇主编 ,苏树辉(澳门)、邢广程为副主编 。该蓝皮书认为,世界能源博弈又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世界能源版图呈现出供应源和需求方同时“多极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局面。这客观上,有助于世界能源价格的理性化,从而降低能源进口与消费大国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能源博弈的主动权;同时,也使我国与东亚诸国的能源合作呈现更大的可能性。

  专家指出,中国能源需求与能源进口增长迅速。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7.5亿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3.7%。其中,进口原油2.82亿吨,增长4.0%;煤炭进口共计3.3亿吨,同比上涨13.4%;天然气进口527亿立方米,增长25.2%。截至2013年底,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到30%,比2012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专家说,中国对外的能源合作也发展迅速。中国与土库曼斯坦成为最大天然气合作伙伴,中国成为土最大的天然气销售市场(占土天然气出口的2/3以上),土也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占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中土双方还签署了开发建设土加尔金内什气田的协议和土对华增供250亿立方米天然气购销协议。土对华供气量将从每年400亿立方米提高到650亿立方米。在石油合作领域,中石油出资50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卡莎甘油田8.33%的股份,中国将帮助哈修建一座炼油厂,并且提供30亿美元贷款作为哈国有石油公司完成卡莎甘油田二期开发的资金等。

  蓝皮书认为,2013年7月,历时3年建成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条新管道的建成,开辟了中国能源运输的新途径,对于中国能源运输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节省能源运输成本,以及改善中国西部地区能源供应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13年,中国核能出口取得突破。中国与英国签署《关于加强民用核能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罗马尼亚签署核电、火电、风电等领域合作项目,实现了中国能源企业进入英国和中东欧核能市场的重大突破。中国两大核电巨头——中核集团和中广核获准参与英国西南部欣克利角核电机组建设,英国成为第一个向中国开放核能市场的发达国家。中国还与加拿大能源合作取得新进展。2013年2月,中海油完成了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交易总对价151亿美元,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也是加拿大自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以来最大金额的外资收购案。该交易拓展了中海油在加拿大、尼日利亚和墨西哥湾的业务,并得以进入资源丰富的英国北海地区。

  专家强调,进口来源更为多样化。2013年位居前10的中国原油进口国依次为:沙特阿拉伯、安哥拉、阿曼、俄罗斯、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特别是,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启动之后,中国实现西北、西南、东北和海上四大能源进口通道的战略目标,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改变了单纯依赖海运的局面。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能源安全目前和未来都面临严峻挑战,能源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突出矛盾。从国际方面看:第一,中国石油进口源集中于中东、非洲且多为局势动荡地区,而美国未来的外交与地缘政策或许会增加中东局势动乱的可能性,因此中国需要在这些地区投入更多精力;第二,中国石油海路运输途径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因而受到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此多方掣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第三,美国2014年初确定将于2017年起对日本出口天然气,虽然数量有限,但将对亚太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第四,中国未来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谈判中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专家分析,从国内来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过高,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比重过高;而“高碳”式的能源消费方式直接造成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率。2013年严重的雾霾污染涉及范围达160万平方公里,多个省市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凡此种种,一方面,对外应继续积极推动周边外交,借助“一路一带”战略布局构建中国能源重点,进一步深化与环里海国家及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加强能源金融监管,以减少国际油价波动;还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利益共同体,大力建设互利共赢的、新的世界能源合作机制并强化中国在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能源安全”的实质,彻底摆脱“安全=加大供应”,即“粗放供给以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的习惯思维,转变为“安全=效[JP]率”,即 “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的观念。大力倡导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将全面推广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作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突破性手段。

  专家强调,美国于2014年初确定将在2017年向日本出口天然气,这将对亚太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页岩气等清洁非常规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也加剧了我国应对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的国际压力,迫使我国更快地改进能源结构,巨大的投入在短期内将对经济发展起到迟滞作用。专家认为,为应对世界能源版图新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包括要根据最新局势重制国家能源战略;借助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契机,推动陆上周边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以及提高自身在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推动新的公正合理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建设,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打造海洋强国的要求,实现由“陆上大国”向“陆海大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