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首页
我的
搜索
文学
《全元文》补遗14篇
《霍小玉传》版本考论
论晚清《满江红》词——从词调的选择看词史的实践
王玉辉的追求与悲剧——程襄龙《唐烈妇传》的发现及意义
“鸿博待试”期间陈维崧的文体选择与“应酬诗”
朱熹墓志铭书写的文体新变及其成就
自我凸显与自我认识:苏轼文学作品中的自称
草原诗歌的诗学特质与空间表征——以《敕勒歌》为中心的讨论
抗战诗歌的正面书写及其复杂化——以臧克家的诗歌为例
郭沫若《女神》的创作过程
近现代“散文”来路寻踪:从一个名词的“误认”说起
民国邮政与中国现代文学
零碎感与系统化:民国学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观察与整理
“以诗品花”:《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之伶人评点体系的生成
元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元代文学发展
汉代“采诗”诸说的古史承传、话语来源与文本再建
社祀用乐与《豳风·七月》的形成机制
替代性的欲望满足:宫斗题材作品中的乌托邦书写
新中国单位组织制度下的话剧生产——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2~1966年)为例
从地方到空间:新世纪诗歌的地理视角考察
帮助中心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