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鉴于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点,西藏的一草一木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都具有成为旅游产品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一章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人口、气候、地质、矿产等方面的概况,对西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评述,并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今天的藏族地区,藏族农牧民参与金融服务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一现象在世界上其他欠发达地区也可以被观察到,但是,这里正在实践的金融服务活动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政策却有着特殊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政策及其实践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考察队伍于2011年8月在昌都地区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调研,下面是我们对该地区调研情况的介绍及我们的思考。
2000~2013年,西藏文化投入总量由2.01亿元增至22.51亿元,年均增长20.42%,较明显地高于全国平均增长2.55个百分点。西藏综合评价排行:在省域横向测评中,处于2013年度指数综合排名第1位;在自身纵向测评中,处于2000~2013年综合指数提升第12位,2005~2013年综合指数提升第7位,2010~2013年综合指数提升第22位,2013年度综合指数提升第25位。
本部分是关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西藏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接下来对进一步的生态文明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本部分是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文章分别就自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环境管理竞争力、环境影响竞争力、环境协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概述了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的总体情况。
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西藏地区丰富的农牧、旅游、矿产、藏医药等资源优势和比较有利的沿边区位条件,为加快地方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地方合作对西藏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益显露。由于西藏的地方合作正处于转型阶段,如何推进无偿援助式合作模式向平等互惠式合作模式转变,如何提升地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考虑合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从前...
从国际和国内的基本经验来看,地方合作通常都具有阶段性。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合作应该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这种阶段性,是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政府面对新的形势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正确判断当前西藏与内地合作所处阶段的基础上,立足西藏实际,结合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适时地推动西藏与内地合作转型是我们今后应当...
西藏与内地的产业合作是指西藏以发展招商引资等方式,与内地在互惠基础上通过在农牧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上的合作,共同搭建开发平台或者建立企业,实现对西藏的开发。有些学者也称之为产业援藏。西藏与内地产业合作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互补,增强了西藏自身发展能力,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学者在西藏考察后,指出“产业援藏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机制转变,为西藏...
西藏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是指西藏与地理位置相临近的省或自治区,以共同发展经济、完成行政管理事务或发展社会事业为目的,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完善合作机制等方式,互利互惠,实现合作发展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也推动着西藏与周边地区,如青海、四川等省之间经济、行政管理、社会事业之间的合作。
西藏与内地的合作最初是国内发达地区对西藏的援助,开始没有固定的安排,有的是地方政府自发的援助,有的是中央政府的要求。后来中央政府陆续安排若干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到目前对口支援是西藏与内地合作的主要方式。尽管是对口支援仍是无偿援助,但在多年的实施中不断调整,已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演变,从“帮助”向“帮扶”转变。援藏政策的目标转向提高西藏自身的发展能力,这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