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状况
所属图书:长寿的代价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老年社会福利
一 中国老年人口的变化
1.中国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人口普查到现阶段,中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7.3%,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为6.1%),表明期间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减轻,但是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老年人比重达到7.6%,表明老龄化水平有所提高,之后老年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具体情况详见表1)。
伴随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的人口高龄化也在不断加剧。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的比例:1964年为4.3%,1982年达到6.6%,1990年为7.9%,到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2%。很明显,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例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整体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速度。人口高龄化或老年人口的老龄化也是中国不能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见表2)。人口高龄化除了引起退休金需求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需求也将大量增加,进而对医疗保障体制以及财政体制产生更大的影响。
表1 中国各主要年份老年人口的比重变化
表2 中国低龄和高龄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
2.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老年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增大。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4154万,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有4225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到7664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9697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