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中国公共卫生投入情况(1990~2000年)1663841

所属图书:送医下乡:现代中国的疾病政治

出版日期:2011-09




国家公共性:新合作医疗制度

当小农经济与大市场直面相对、原有卫生网开始破裂、“仁术”变成“掘金术”时,对许多乡村居民来说,这意味着一个“疾病猛于虎”的“风险社会”的到来。而新合作医疗制度在遭遇组织的乏力和“流动的乡村”时所显示的制度缺陷,则为国家公共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提供了机缘和切入点——它需要实现一种由“群”到“己”的思维转向。

一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是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贝克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开始摆脱马克思和韦伯意义上的“阶级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特性,而被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性意义的社会形式取代——“风险社会”。这样,在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关照基础上确立的各种社会理论,如功能学派、马克思主义及其衍生的各种后工业理论、后现代理论,对风险分配中所出现的危机与不平等问题就丧失了基本的诠释能力。因此,社会理论需要实现转向,即确立起以“作为现代化一部分的系统性地生产出来的风险和危害怎样才能被避免、最小化或引导”为基本问题意识的“风险社会学”的规范地位。

如果说贝克的“风险社会”表现了一种对“资本主义进步信仰”[1]的担心与警惕:当这种信仰深嵌入现代国家政治决策机制,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秩序时,就走向了“线性理性”,而在“线性理性”的支配下,极有可能导致“失控的世界”的产生。那么,无时无处不在的疾病威胁,则使广大的中国农村居民处于一个更为现实和直接的“风险社会之

/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