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购买的背景之下,社会工作机构的活动大多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由于项目运营是一个系统、动态、复杂的过程,同时也受到时间、资金、资源、购买方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使项目在有限的时间、成本范围之内按计划运行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社会工作项目的承接团队必须要对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效的项目管理能为一线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后盾,解决一线服务的后顾之忧,为一线社工的活动提供整体的指引与合理的约束,并最终促使社会工作项目目标的达成。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是指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等,促使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或超过原定的目标或期望。[1]从过程上看,其主要包括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从内容上看,其主要包括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2]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社会工作项目管理中来,在社会工作项目运营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12月14日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中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将项目管理的评估分为6个板块,分别是项目行政管理、项目规范性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服务质量体系与督导、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项目资金管理。[3]
就广州市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运营的实务情况来看,它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内容,也严格从民政部对于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