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贫困青少年服务的常用理论

所属图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我国困境青少年服务

图6-1 本章主要内容

困境青少年服务将对应三级预防机制中的临界预防机制,主要是避免青少年已经出现的问题导致不良的结果产生。本章根据政策和服务的一般性经验,分为以下六节:贫困青少年服务、流动青少年服务、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服务、散居孤儿服务、受侵害与受虐青少年服务以及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服务,见图6-1。每一节都将按照概述、分析需求、选择理论、设定服务目的、设计行动策略、参考工作模式和案例分析的逻辑编排,其中案例分析中的案例来源于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广州粤穗社会工作事务所的青少年领域服务,供读者参考。

第一节 贫困青少年服务

一 概述

贫困包括物质生活贫困和心理或精神贫困。贫困给青少年带来多种影响:一是贫困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方面,贫困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封闭等。二是家庭的经济压力使得亲子关系趋于淡化、冷漠。三是青少年在受教育上的问题,辍学率高,受教育质量不高。四是家境的贫困使得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受到排斥。五是物质贫困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的精神贫困。

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资源分布不均、信息不对称、消费主义、疾病、低收入社群被病态化或偏见文化、个人及家庭原因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他们在面对贫困时所产生的抗逆力和拥有的环境资源。因此,在提供服务时,我们要注意放下专家的身份,与服务对象一起协作,注重“个体主动”和“外力推动”相结合,从不同层

/66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