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2017年深圳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分布情况

所属图书:深圳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深圳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以后,“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改为“社会服务机构”,但实际工作中仍大量沿用“民非”一词,本报告也使用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一称呼。民非主要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社会服务等领域。近年来深圳市响应国务院及民政部的政策和指示,率先实施系列社会组织改革,已初见成效,民非在数量、资产规模、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税收红利方面,都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 深圳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现状

(一)持续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均衡

根据2008~2017年深圳市社会服务统计年报整理,如图1所示,深圳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在2008年仅有1966家,到2017年已经达到了5164家,增长了1.63倍(见图1)。

图1 深圳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十年发展趋势(按登记数量统计)

深圳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在2008~2017年这十年间保持了8.2%以上的年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1.35%(见表1)。尤其是2012年深圳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直接登记范围扩大到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文娱类、科技类、体育类和生态环境类等8类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也由此进入数量增长的快车道,2012~2016年年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2017年是深圳社会组织质量提升年,在整体发展强调“提质增效”的背景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数量依然稳健增长,但增长率

/27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