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基本法》第118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自行制定旅游娱乐业政策。”作为中国当前唯一可合法进行博彩经营的地区,澳门的博彩业已发展逾300年,而合法化经营博彩的历史也有170余年。回溯既往,澳门博彩业的市场结构历经发展无序的完全竞争、一家独大的完全垄断和“六雄争霸”的寡头垄断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博彩业在澳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几近一半,其市场结构的调整不仅关乎自我发展,更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表1 澳门博彩业的演进 | |||
---|---|---|---|
重要时点 | 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市场监管情况 | 市场结构 |
1553年 | 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原始萌芽期的澳门博彩业出现,由赌档庄家自行开设的各类赌档、赌坊及中下阶层人群组成 | 市场进入门槛极低,无任何监管措施 | 博彩赌场规模小且分散,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 |
1847年 | 1842年香港割让给英国后逐渐开始取代澳门贸易港地位,澳葡政府为维持澳门税源及经济发展,开始推动博彩业合法化 | 政府通过发出牌照从赌档盈利中抽税 | |
1930年 | 由霍芝庭、卢九家族成员以及范洁明等共同设立的豪兴公司投得全部博彩专利权,并对澳门博彩业进行了创新改进 | 澳葡政府以“暗标竞投、价高者得”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批出赌场经营专营权 | 完全垄断 |
1937年 | 以傅德榕和高可宁为大股东的泰兴公司投得博彩专营权 | 澳葡政府将所有博彩业专营权集中,统一承投 | |
1961年 | 第119任总督马济时界定了赌博与博彩的定义,批准开辟澳门为“恒久性的博彩区”,确定澳门以博彩及旅游为主要经济发展项目,将其打造成低税制地区。1961年12月31日,在同一规范的竞标格局下,由叶汉、叶得利、何鸿燊及霍英东等人成立的澳门旅游娱乐公司(以下简称“澳博”)竞得澳门赌业管理权 | 此后40年,澳门的博彩业一直由澳博独家垄断经营 | |
1999年12月21日 |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翌日,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着手改革澳门博彩业 | 2001年8月,澳门立法会通过开放博彩业第16/2001号法令——《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 | 寡头垄断 |
2002年2月8日 | 澳门政府批出三张博彩牌照给澳博、美国永利度假村(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由香港嘉华集团与美国威尼斯人集团合资的银河娱乐场(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 从博彩专营制度到澳门博彩经营权开放(赌权开放) | |
2006年初 | 博彩牌照分为主牌与副牌,但主副牌双方独立经营不受影响。至此澳门博彩业的牌照“一分为三、再分为六” | ||
资料来源:根据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澳门博彩业历史”整理。 |
表1 澳门博彩业的演进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梅森(E.S.Mason)与贝恩(J.S.Bain)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该范式认为,市场结构通过决定产业内的竞争或垄断状态,影响到企业在整个行业内的市场行为及战略选择,最终对市场绩效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后来,芝加哥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等都对该范式做了进一步拓展。该范式既探究产业内部的企业环节,又以系统性的逻辑架构全面考察产业,能较好地解析一个产业的演进历程。鉴于SCP范式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首要位置,本文将以此作为分析框架,审视澳门博彩业的发展状况。在回顾澳门博彩业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市场份额、计算市场集中度对博彩业的市场结构做一次全面分析,并阐述其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一 澳门博彩业的市场结构
(一)市场份额
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伊始,澳门博彩业的市场结构呈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