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0年广州农村发展总体成效
2010年,面对持续低温、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局面,面对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广州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取得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推进等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88元,同比增长14.7%,增速连续5年超过两位数,增幅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亚运工程建设拓展了农民外出就业空间,中心镇、山区镇经济加快发展带动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占据农民收入主体地位。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农业效益增加,新型农民培训提升了农民生产经营水平,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兴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明显回升。农业农村各项补贴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突出,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乡“三旧”改造和产业转移效果显著,土地流转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加速增长势头。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广州市坚持规划先行,开展了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与控制指标等基础研究,完成了788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审批。全市新增扶持153个行政村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有68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增城市西南村成为“国家级生态村”。投资2.7亿元,开展了65项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整治建设项目。完成542个站点共涉及296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